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 林峰
近日,2015劲旅景区峰会暨中国景区发展新动力高峰论坛上,针对如何做好景区文化,中国景区如何发展等问题,中国经济网专访了北京绿维创景规划院院长林峰。
林峰认为文化始终是景区的灵魂,做景区文化关键是打造文化本身的吸引力。而景区真正的发展是多业态的整合,由此延伸到带动区域产业聚合和休闲城镇化的发展。在采访中林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旅游存在的问题:旅游需要顶层设计,需要跨越行业,跨越产业和民生,与社会政策,公共政策相结合,进行顶层设计和顶层架构。
做景区文化要打造文化本身的吸引力
对于景区的发展,无论是景区的开发,还是景区的营销,林峰认为文化始终是景区的灵魂,纯粹的自然景观对眼球的吸引是最重要的,但是只是一部分景区。现在市场呈现“景区化”或“景区+”的特征,茅台酒厂、创业文化园、首钢等都可以做成景区,所以景区的概念非常广泛,绝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才叫景区。自然奇观是有限,而景区空间很大,大约80%的景区靠文化来支撑。
“只有差的文化和好的文化的区分,没有烂的。但是文化始终是景区的文化,那么如何去做文化,实际上做文化,更多的还是基于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有什么样的历史积淀,有什么样的价值,那么我们去总和,所以对于文化,我们首先有价值挖掘的问题。”林峰认为挖掘文化的价值,就是挖掘文化所承载的人性、社会根本,以及可感怀、可体验或可互动的内容。景区和游客、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寻找文化的价值的关键,文化要打造文化本身的吸引力。
如何打造文化本身的吸引力?林峰强调景观需要做得有特色,而这种特色恰恰是把文化概念的可视化,实际上任何一个景区,都是主题化景区。寻求景区的独特性,从而塑造景区主题。对于老百姓来说,与景区主题故事的互动,呈现的就是文化。把文化转换成可参与、互动和感受的,把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表达成娱乐和休闲的结构。过程中,主题的挖掘必须尖锐,不能什么都做。与游客的互动可以形成文化设计,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所以景区进行营销、整合时,文化是主线。
景区真正的发展是多业态的整合
林峰表示互联网的大时代,旅游业发展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实现自动化。第二,文创化,把文化和创意结合起来,做有特色的互动。第三,综合化,景区真正的发展是多业态的整合,以及由此延伸出来旅游的休闲和度假,再进一步的延伸出城市化,旅游的村落。互联网+旅游不仅是应用于营销,还应用在景区本身的自动化提升和互动产品延伸。文创是旅游发展中间最创新的内容,既有技术也有核心文化,具有创意可以与人形成互动。综合化基本上是全面架构,从景区到休闲社区,再延伸出度假区,形成小镇,文化是构成旅游发展的主线。
(责任编辑 :罗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