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旅游 显品牌优势

2013年05月16日 09:04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宇科

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宇科

  “十一五”期间,兵团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72.69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116万人次,旅游创汇2.6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3.82亿元人民币,与“十五”期间相比,入境旅游人数增长93.11%,创汇增长15.2%,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40.58%,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46.2%。

  从这些数据上看,多年来产品较为单一,旅游景区(点)较为分散,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已经走出群围,在连续五年来的旅游发展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旅游产业路线,旅游业在兵团产业中真正从从小产业变成了关联性强的大产业。

  近日,记者采访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宇科。

  兵团主打屯垦文化旅游已显品牌优势

  谈起兵团的旅游资源,王宇科如数家珍。他说,兵团旅游业经过10余年的开发,已经形成了独具兵团特色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以展现“屯垦文化”、“兵团精神”、“兵团历史”的资源在全国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兵团旅游资源总量从较为单一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要按照国家旅游资源类型分类,兵团旅游资源种类共有101个基本类型,占全国分类基本类型的65.2%。其中三级以上优良旅游资源占47.92%,特品级占3.47%。另外还拥有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等旅游企业190多家。

  王宇科说,更加喜人的是兵团旅游越来越有着优势。首先是兵团旅游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强大的品牌优势做支撑。中国数千年屯垦戍边事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旅游文化资源,“中国屯垦旅游”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旅游板块。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特性,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集中力量培育骨干企业可以加快兵团旅游产业发展。兵团融入新疆同样也有着漫长的国境线,还有发展边境旅游的优势。去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视察兵团旅游业时提出,边境团场要发展边境特色旅游和军垦文化旅游。新疆国境线长5600多公里,兵团有10个边境师的58个边境团场守卫着2019公里边境线,其中5个师的9个团场位于一类口岸的前沿,开发边境旅游已经成为兵团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王宇科说,在节庆方面我们也倾注了很多努力,积极举办石河子市屯垦文化旅游节、石河子市军垦文化冰雪旅游节、五家渠市青格达湖郁金香节等文化节庆活动,还通过和新疆地方整体合作促销旅游资源,成功将屯垦旅游品牌成功植入新疆旅游常规线路中,提升了兵团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将屯垦旅游提升至全国的旅游品牌系列。

  王宇科说,十余年来,兵团旅游业得到开发,形成了以石河子为中心,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周恩来纪念碑、军垦文化广场为中心的石河子旅游名城,形成了以乌鲁木齐卫星城、青格达湖风光、乡村旅游为主的五家渠休闲旅游名城,屯垦文化处处体现在旅游开发中,正是这些吸引了不少旅游人的注意。五年来,兵团共对旅游业投资达到10亿元,其中财政安排资金2亿元,兵团兴建了驼铃梦坡景区、新疆冰湖酒庄、五彩湾古海温泉、博斯腾湖银沙滩等一批旅游景区,彰显“屯垦文化”、“兵团精神”、“军垦特色”的兵团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兵团旅游业发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各省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发展,兵团各地也纷纷把旅游当做产业来发展,北屯成吉思汗西征文化、哈密红山月牙湾旅游景区等多个项目被规划出来。各地还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引来澳门企业在石河子投资3亿元建设五星级酒店,张裕集团投资7亿元在兵团布阵建设葡萄酒庄及葡萄酒博物馆等。

  兵地旅游走融合发展之路是成功经验

  王宇科介绍,兵团旅游业的发展成功经验就是走融合之路,巧借了自治区、地方和各部门的政策来发展旅游业,使得兵团旅游业融入了新疆旅游的大盘子,这样兵团旅游和新疆旅游就是一个整体,使得新疆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不论是在线路组合上,是旅游开发上,还是在“十一五”、“十二五”旅游规划上,兵团旅游产品已经成了新疆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十一五”期间,兵团配合自治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实施重点建设“五区五线”。“五区”为乌鲁木齐石河子核心旅游区、塔克拉玛干大漠风光旅游区、北疆边境旅游区、南疆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区和哈密丝路文化与农业生态旅游区。其中,核心旅游区发展旅游组织接待服务、城市周边休闲度假、现代工农业和科技观光,集中展示屯垦成就和历史文化,同时发展旅游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大漠风光旅游区主要以阿拉尔市为基地,依托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周边绿洲农场,开发观光、体验和特种旅游;两个边境旅游区主要是依托边境线、边境贸易和南疆民族风情,开发边境观光和出入境旅游;哈密丝路文化与农业生态旅游区依托新疆东大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兵团农业生态,开发观光、休闲生态旅游。“五线”为丝绸之路旅游国线、乌鲁木齐伊宁旅游干线、西部边境旅游金线、南疆沙漠旅游环线和北疆旅游环线,将新疆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兵团的绿洲农场、屯垦文化、城镇风貌结合起来,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奇特景观与伟大精神。

  王宇科说,按照《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兵团旅游局主动与农业部门合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兵团农副土特产品和瓜果基地建设,使旅游业成为展示和销售兵团名优特产的重要窗口;加强旅游与城建部门合作,建设兵团特色旅游城镇及连队,推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申报和建设;加强旅游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完善重点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的建设,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的建设,城市、城镇公交线路建设、公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地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游客需求;加强旅游与文化部门合作,建立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洽谈会,深度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兵团军垦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具有兵团特色的文化产业,共同塑造“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

  借力抓合作找支持以特色带全面

  王宇科认为,我们的特色是“屯垦文化”,但是只做“屯垦文化”必然是死路,这是兵团旅游资源的特性决定的,但是要做旅游也不能脱离了“屯垦文化”。在这里,兵团精神是兵团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屯垦文化又是兵团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要壮大兵团旅游业发展,就要研究国内各地各景区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抓特色就是抓全面,以特色带全面,通过借助兵团发展旅游的优势,走出一条既要借力地方,借力各部门,又要融合地方,融合各部门发展的路子。

  王宇科说,旅游业发展不能简单地说融合就可以坐享其成,融合之后,更重要的还要加强区域合作。我们还将通过兵地旅游合作,坚持兵地一体化发展,推进兵团与地方开展市场共享、客源互送、红绿结合、产业整合,实现兵地旅游业的互利双赢局面。通过兵地共同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带动了兵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了兵团军垦文化旅游、绿洲生态旅游、边境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还通过联合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联合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完善了兵地旅游合作机制,搭建旅游企业集团的合作平台,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我们还和西北五省区进行合作,通过发挥西北旅游协作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协作区的整体营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进一步做大做强协作区内各省区(兵团)的旅游产业。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充分利用西北旅游传媒、西北旅游网上博览会等通讯网络效应,强化了协作区的联合宣传作用。

  王宇科强调,去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确定了19省市援助新疆政策,今后我们还要借助援疆省市支持加强与对口援疆省(市)之间的旅游合作,制定实施旅游规划、景区建设、客源输送、招商引资、营销推广、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对口援助计划。创新旅游援疆机制,争取援疆省份将旅游业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做好资源普查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援助各师团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援助旅游人才技能培训,推动实施一批旅游援疆项目。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争取对口援疆省(市)加大对兵团旅游的媒体宣传力度,吸引本省区客源市场赴新疆、兵团旅游,以旅游援疆为契机实现引进消费,带动人流、物流、商流、货币流和资本流的生成。

  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提出要以“军垦文化”为核心,打造“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适时举办“中国屯垦旅游节”,形成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吸引力和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系列,使“中国屯垦旅游”成为兵团旅游的主体品牌、新疆旅游的主要品牌和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实现“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接待3970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1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9亿元人民币,旅游创汇9.37亿美元,各项指标年增长率都在15至20%以上。

  □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记者 石承烈 /文 


(责任编辑 :史晓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