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区加快旅游发展推进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宜平提到:在过去的一年,全区旅游业增长异军突起,发展令人瞩目。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其中:服务体系建设得到重视并提档升级,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
郑宜平在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时指出:要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创新开展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细化落实旅游厕所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5A级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娱乐场所、购物街区和美食街区的旅游厕所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部5A级景区和30%的4A级景区旅游厕所建有第三卫生间。要加强贫困乡村牧区旅游厕所建设力度,将厕所革命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旅游厕所建设要坚持量力而行,便利实用,绿色环保,建管结合,健全机制,管理到位,创新模式。
自2015年开展“厕所革命”以来,三年内,我区累计投资10.49亿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054座,基本实现主要道路沿线、旅游景点、交通驿站等全覆盖。旅游厕所以“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为目标,切实解决游客如厕难。“厕所革命”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自2015年实施厕所革命工作以来,草原牧区厕所实现了质的飞跃,由室外走进室内,越来越多的牧户安装上了冲水式厕所。在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哈拉图嘎查,有4000亩草场。作为土生土长的牧民,她见证了草原厕所的变迁。从“草原处处是‘厕所’”到“只在屋里上厕所”,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用了5年时间。
在自治区东部的阿尔山世界地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全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经过几年的扎实努力,景区内的厕所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结合林区环境,厕所在建设中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建筑风格上融入了当地林区和火山元素,从环境、布局到整体形象设计,再到第三卫生间,都已经成为生态景观的一部分,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杨芳芳(文由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