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姐告口岸,不仅有进进出出的边民,还有成群结队的游客,他们站在国门一侧,或与界碑、国门合影,或眺望缅甸街景,对异域风情充满了好奇……这是记者跟随国家旅游局工作组在云南调研“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工作时看到的情景。
记者了解到,云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既有民族特色也有异域风情,既有生态资源也有人文历史,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大吸引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姐告口岸:眺望缅甸街景
德宏州瑞丽市与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融,境内有浓郁的傣族、景颇族风情,孔雀、大象等形象符号俯仰皆是。在此,调研组重点考察了瑞丽市“姐告国门”。
姐告为傣语地名,意为“古城”。“姐告国门”的“门外”就是熙熙攘攘的缅甸街巷。在“国门”附近,记者遇到了一个约30人的中国旅游团,导游小段告诉记者,此次游览的线路,串联了瑞丽国门、一寨两国等具有浓郁边关风情的景区景点,市场销售不错。
记者看到,游客们有的眺望缅甸街景,有的举起相机与“国门”合影,有的则向导游了解缅甸风情,兴趣十分浓厚。这也印证了国家旅游局“两区”调研报告中的一个结论:“目前,边境地区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民间自发的旅游商贸市场需求不断加大。”
据工作人员介绍,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拥有“一国门、两通道”3条出入境通道,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姐告国门”,即瑞丽姐告国门综合查验通道,主要功能是商务、外交礼仪、旅游等。另外还有瑞丽姐告货场货物出入境专用通道、瑞丽姐告中缅街边民出入境专用通道。
上午9点多,“姐告国门”已经聚集了数十名等待入境的缅甸边民,持有边民证件的边民入境查验速度较快,平均用时不到一分钟。但是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通关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云南省旅发委跨境办工作人员瑞英介绍,目前,游客从瑞丽出境旅游,均需向旅行社报名、参加旅游团,由旅行社办理相关手续。如果是自驾游客,也需要报名参加旅游团,而且需要提前15天左右为车辆办理通关手续。
“外地游客跨境旅游的相关手续比较烦琐,而跨境旅游的需求较大,如果能简化手续,就可以极大地便利游客。”瑞英说。
瑞丽市副市长棍么表示,目前,瑞丽正在争取促成与缅方签订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协议,通过与缅方协商,双方互设签证办事处,中方在缅甸木姐市CBD区设立签证办事处,缅方在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设立签证办事处。
畹町口岸:重温抗战岁月
10月25日下午,结束了“姐告国门”考察,记者一行前往瑞丽市畹町口岸。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傣语“畹町”意思是“太阳当顶的地方”。在畹町口岸,记者看到大多数游客直奔畹町桥。
畹町桥是一座抗战名桥,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滇西20万民众日夜奋战,仅用9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滇缅公路,畹町桥同期建成。从此,大批援华物资经畹町桥运往我国抗日前线。
如今,游客可在畹町桥边看到昔日修路用的石辗,上面刻有“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影行,铸就抗日功。”等诗句。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与畹町桥、石碾等历史遗迹合影。
据介绍,畹町景区包括畹町桥、畹町边关文化园、南洋机工纪念碑和纪念馆、中国远征军抗战文化走廊等景点,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
棍么介绍,1991年至2004年的14年间,通过畹町等口岸入境的互市、游览人数超过了千万人次,德宏中缅边境旅游一度成为云南边境旅游的一面旗帜。2015年,畹町出入境人员达122.17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达到32.8万辆次。如今,德宏正在着力打造畹町旅游小镇,策划、包装、实施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两区”建设基础。
“希望协调中缅双方旅游对等开放跨境游、纵深游线路,将中方云南省作为试点,允许缅甸公民执合法有效证件,经畹町口岸等到云南省范围内旅游,并允许中国公民执合法出入境通行证即可赴缅甸掸邦全域旅游。”棍么说。
磨憨口岸:感受老挝风情
离开德宏瑞丽后,记者来到了西双版纳磨憨口岸。
口岸工作人员介绍,磨憨口岸与老挝相接,为国家级开放口岸。2013年,云南省政府正式与老挝中央特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标志着磨憨、磨丁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年,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正式获批恢复办理,国内居民只需持身份证在磨憨口岸公安部门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就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旅游。
“目前,从磨憨口岸出境到老挝、泰国旅游受到自驾游客热捧。周末或节假日时段,通关车辆常常排起长龙。”口岸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十二五”末期,磨憨所在勐腊县口岸出入境游客达154.15万人次,其中磨憨口岸出入境游客达98.49万人次;2016年1至9月,勐腊县全县共接待口岸出入境一日游旅游者21万人次,其中磨憨口岸贡献不小。(本报记者李志刚)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