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厦门将打造国际邮轮母港 建海峡游轮经济圈

2016年01月11日 08:39   来源:中国网   

  记者从福建省旅游中心获悉,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邮轮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打造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邮轮母港,在相关政策和母港建设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大力发展邮轮旅游经济,使厦门市邮轮产业在近几年来快速成长。

  开辟邮轮航线,打造国际邮轮母港

  近年来,厦门市加强与世界知名邮轮运营商的合作,包括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等,在包租国际邮轮以厦门为母港运营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厦门港开辟的主要航线有厦门-台湾(本岛)、厦门-澎湖、厦门-日本与韩国、厦门—香港等。2015年,靠泊厦门港的邮轮从2013年的13艘次增长到了66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 17.5793万人次,同比2014年(5.6444万人次)增长211.45%。厦门母港始发邮轮47艘次,母港始发邮轮旅客吞吐量9.8399万人次,同比2014年增长(2.0009万人次)391.77%。挂靠港邮轮1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7.7394万人次,同比2014年(3.6435万人次)增长112.42%。

  凝聚各方智慧,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

  2013年,厦门市就凝聚各方智慧,创新思路,提出了打造“海峡邮轮经济圈”的设想。当年7月,在首届海峡邮轮产业推介会上首次提出共建“海峡邮轮经济圈”的倡议,得到两岸业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随后,这一设想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同年11月,交通运输部在第三届两岸海运论坛上宣布,将“积极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作为打造两岸直航升级版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从业界共识上升为国家政策。2015年8月5日,经公安部同意,省外来厦暂住人员赴金游政策延伸到澎湖,这一政策为厦门—澎湖邮轮航线的正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5年7月24日至11月1日,丽星邮轮“天秤号”以厦门为母港开通厦门-澎湖,厦门-宫古-那霸的固定航班,运营期长达百日,成为有史以来以厦门为母港、运营时间最长的邮轮。2015年,以厦门为母港始发的赴台邮轮共23艘次,对台邮轮航次旅客吞吐量4.7863万人次,同比2014年(1.2687万人次)增长277.26%。这一系列成效标志着“海峡邮轮经济圈”格局初步形成。

  对标国际先进,加入“亚洲邮轮基金”

  2014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亚太海上旅游及邮轮展上,香港旅游发展局联合台湾观光局、菲律宾旅游部、海南省旅游委共同启动“亚洲邮轮基金”,共同推动形成新的“香港-台湾-菲律宾-海南”环南海邮轮经济圈。“亚洲邮轮基金”拟对停靠香港、台湾、菲律宾和海南省各港口的国际邮轮实施联合奖励的激励措施。具体办法是对国际邮轮停靠该基金成员港口超过12小时,奖励15000美元;停靠港口在12小时以内,给予奖励7500美元;年度最高奖励额度为50万美元。2015年11月,厦门市旅游局与香港旅游发展局签订亚洲邮轮专案合作协议,加入“亚洲邮轮基金”。借助亚洲邮轮基金项目进一步推动两岸三地和东南亚邮轮旅游合作,促进区域邮轮旅游发展。

  规划综合项目,建设东渡邮轮母港

  下一步,厦门市将加快邮轮母港项目建设。邮轮母港项目用地位于厦门本岛西侧东渡港区,北接牛头山公园,南至国际邮轮城,东邻东渡路,西临厦门西海岸线,占地约120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约270万平方米。改造后的邮轮码头岸线长1419米,可满足22万吨豪华邮轮的靠泊需求,或可同时靠泊3-4艘中小型邮轮。该项目立足现有邮轮中心,在周边滨海区域建设第三代母港,将打造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集邮轮母港综合服务、休闲、购物商业、度假、观光、居住、办公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是未来厦门最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预计投资180亿元,2018年主体工程完工。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