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戴斌:旅行社要把思路扩展到广义的旅行服务上去

2014年11月17日 13: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17日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于15日在“困境与出路:2014旅行社发展西湖论剑”上发表主题演讲“旅行服务的经典价值与旅行社产业的未来”。戴斌认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还将继续证明:旅行社一直都是旅行服务业和旅游休闲业最为经典的业态。因为国民大众的需求,商业模式的演化,资本的战略介入,特别是各位的激情创新,使大家对旅行社这样一个传统而现代、经典而时尚的行业和企业家群体信心满满。

  戴斌首先强调旅游已经进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选项,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化发展初级阶段,正在向中高级阶段演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课题组的测算,2014年的国内游客将超过36亿人次,出境游客1.14亿人次,加上1.28亿人次的入境游客,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旅游市场规模和旅行社产业基础。中国旅行社业正处于一个国民旅游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一个国民旅游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的战略机遇期。展望未来的5年,根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31]),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那将是一个超过60亿人次的巨大市场。

  戴斌指出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演化,为旅行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由于信息是旅行社最为重要的商业资源之一,所以旅行社从来就没有远离过科技应用。过去旅行社,讲的是外联、计调、导游,今天旅行社,讲的是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这些名词的变化,意味着旅行社这样一个传统的行业与现代的商业、物流、信息产业开始融合。有了科技应用,就会有商业创新,就会引领旅行社的未来。

  戴斌认为各位业界同仁从来没有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是不断把视野延伸到变革和创新之中。在以OTA为代表的一些年轻人的创新冲击下,让旅行社行业的“大叔们”变得更焦虑。焦虑了,说明我们对现状是不满的,希望能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主流地位,重新赢得社会的尊重。有焦虑不一定成,没有焦虑则一定没有希望。如果旅行社没有价值,我们很难想象万达近期的一系列收购行为。10月下旬,万达旅业刚刚并购了南京三家旅行社。还有2012年10月君联资本入股凤凰国旅,2014年1月众信旅游上市后股价连拉11个涨停成为IPO重启后最耀眼的明星公司,途牛旅行网2014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轻松翻番。旅行社的价值,可能并不需要专家学者去证明,资本市场的认可就是最有效的证明。


(责任编辑 :罗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