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辽市扎鲁特旗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创建“敖包相会的地方”科尔沁文化旅游品牌,落实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运营系统建设,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旅游+”发展战略,按照“一线四环”发展布局,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2亿元。
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7年,扎鲁特旗把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文化旅游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谋划了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誉州古城北自驾车露营地开业运营,营地建设标准高,突出山地草原特色,运营仅两个月旅游接待游客就达到了10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60万元,被评为全区首家标准示范基地;南宝力皋图博物馆9月15日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哲理木梦境草原家庭牧场建成营业;塞外神泉自驾车露营地建设项目、皇太极湖旅游区开放建设项目、誉泉山生态旅游区项目、敖民塔拉露营地等项目建设均在有序进行中。同时,不断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策划推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优势的旅游项目,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乡村旅游富民(扶贫)工程成效显著
2017年,扎鲁特旗严格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重点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景区及周边村镇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人员不断增加,旅游业与精准脱贫衔接更加紧密,旅游业已成为扎鲁特旗选得准、靠得住、落得实”的优势产业之一。实施3个旅游小镇完善提升项目和阿日昆都楞镇乡村旅游接待户扶持项目。同时,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了一批高品质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农村牧区特色休闲体验旅游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35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从事乡村旅游的农牧民150多户,带动农牧民就业1000多人。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2017年,扎鲁特旗继续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节点与景区景点的互联互通,加大乡村旅游景点到主干公路的连接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景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沿G304线、主要出入口及重点景区入口合理布局建设醒目的自驾车引导交通标识,设立通辽机场和木力图高速互通大型旅游宣传牌“中国最美山地草原—扎鲁特”。开展旅游厕所革命,以G304线两侧重点景区、旅游小镇、自驾车露营地和乡村旅游接待户为重点,设置12座可移动水冲式厕所。同时,扎鲁特旗还参加了“蒙东五旗县市旅游推介会”、沈阳第十届中国东北地区旅游交易会以及在阿尔山市举办的2017中国阿尔山杜鹃节。成功举办了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亚洲巴哈一战到底汽车越野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文化旅游宣传推介覆盖面逐步扩大,提升了扎鲁特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李芳芳(文由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提供)
(责任编辑 :傅云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