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聚焦 “暖心冬日·鄂尔多斯”打造暖心冬日系列产品

2017年12月28日 10:2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7年鄂尔多斯市把冬季旅游品牌定位为“暖心冬日·鄂尔多斯”,围绕这个品牌定位,以“温暖”作主线规划冬季旅游产品,打造暖心冬日系列产品。

  吃的暖,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特色餐饮、草原丝路小镇——康镇的关中美食、乐康吧的国际范餐饮、鄂尔多斯河套菜、特色冰煮羊、涮羊肉等多样化美食体系,展示鄂尔多斯佳肴敦厚实在、淳朴至诚、兼容并蓄,让游客感受鄂尔多斯美食的魅力。

  玩的暖,响沙湾、万家惠欢乐世界、布龙湖温泉度假旅游区、碧海阳光温泉度假村等景区,提供一年四季都可以自由自在畅玩活动和温泉疗养项目,体验响沙湾、九城宫万舟等冰雪运动的激情与快乐,参与冬捕、祭火等活动,体验“冰火两重天”的刺激。

  住的暖,推广莲花酒店、北国之娇酒店、泰华金熙酒店、鄂尔多斯赛车假日酒店、泰华锦江等特色住宿酒店。

  买的暖,游览鄂尔多斯羊绒工厂、东胜羊绒一条街等购物街区和场所,购买羊绒制品、服装服饰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商品。

  看的暖,参观体验成吉思汗陵、蒙古源流、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康巴什城市夜景、康镇等特色旅游景点。

  整合冬季旅游资源,优化组合主题产品,设计推出九城宫滑雪场、万家惠欢乐世界等2条一日游线路,响沙湾、康镇、康巴什旅游区等2条两日游线路以及康镇、鄂尔多斯博物馆、乐康吧、康巴什旅游区、响沙湾、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羊绒工厂、万家惠欢乐世界、东胜羊绒一条街四日游线路和康镇、乐康吧、康巴什旅游区、响沙湾、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羊绒工厂、万家惠欢乐世界、东胜羊绒一条街、布龙湖温泉度假旅游区(碧海阳光温泉度假村)五日游线路,共设计了6条冬季旅游线路供自驾游、团队游客选择,打造创新型冬季旅游产品,提升冬季客流量。

  今年,成吉思汗陵、响沙湾、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万家惠欢乐世界、布龙湖温泉度假区、碧海阳光温泉度假区、康巴什旅游区、蒙古源流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七星湖旅游区等18家A级旅游景区全年营业,占全市A级景区总数的40%,较去年增长20%。响沙湾、九城宫、蒙古源流等景区的冰雪旅游项目不断成熟,城市主要街区、主题公园、景区景点、农牧家乐冰雪景观和冰雪娱乐项目发展迅速,鄂尔多斯冰雪旅游节、马奶湖冬捕节等节庆活动影响力增强。已经形成以冰雪旅游为重点,以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温泉养生度假、沙漠越野、冬捕、冬季那达慕等为主体的冬季旅游产品体系。鄂尔多斯市冬季旅游产品日渐丰富,市场稳步提升。

  鄂尔多斯市冬季旅游重点客源主要以呼包榆为核心的周边市场以及北京、银川、西安、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主的目标市场。采取线上、线下全面联动推广。已经在携程、乐途、经济网等网络平台开展冬季宣传。积极举办冬季旅游节庆活动,拉动客源增长。围绕冰雪、冬捕、沙漠穿越等主题,策划举办第七届鄂尔多斯冰雪旅游文化节暨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第三届马奶湖冬捕节等35项主题旅游节庆活动。围绕成吉思汗祭典、祭火等民俗节庆,策划举办成吉思汗陵冬季达斯玛大典、乌兰活佛府米拉祈福节、杀猪菜论坛等17项民俗节庆和美食活动。围绕冬季的众多节日,利用节日做大做足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拉动消费。举办团圆冰雪春节、花灯节、陪熊猫过大年等23项冬季假日旅游活动。

  同时,在周边城市举办冬季旅游推介会。在呼和浩特、包头、榆林等周边城市开展推介会、路演、巡游等。针对北京、银川、西安、广州、深圳等目标客源城市,依托当地大型旅行社,开展冬季旅游产品推广活动。借助2017年支持促进鄂尔多斯全域旅游政策措施,扶持奖励冬季旅游活动的开展及组织客源的企业,助力鄂尔多斯冬季旅游的发展。

  作者:晓宇(图文由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提供)


(责任编辑 :傅云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