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松周凤文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厕所革命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对全国2016年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的100个先进城市予以了表彰,其中,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丹东市被授予“2016年度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
作为旅游“515战略”的重要举措,2015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推动开展了旅游厕所革命行动。期间,辽宁省以厕所建设提升旅游新形象作为目标将旅游厕所改扩建工作纳入了全省旅游景区提质达标工程并重点推进。沈阳市一批人性化、景观式等创意旅游公厕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丹东市近两年立足生态特色,缓解了乡村景区游客集中区域厕所数量不足、档次不高、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矛盾;鞍山市注重旅游厕所绿色环保建设,使厕所革命成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厕所改建体现“人情味”
2016年以来,沈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的总体要求,把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作为体现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走访发现,去年建成的公厕有很多新亮点,不仅普遍设置了残疾人通道,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还为提高公厕使用效率,按照无性别公厕的标准进行建设。“多年前建的公厕没有考虑到残疾人如厕方便性的问题,通往公厕的地方常常有台阶。”面对游客和市民反映,在去年新建的公厕中,有关部门为残疾人在很多环节增加了更便利的设计,不仅为残疾人增设了无障碍通道,还专门为残疾人设专用卫生间并贴上标牌,同时安装了专门的座便。
根据环卫专家的测算,从每一座公厕的使用情况看,女性使用率更高一些。对此,一些市民也多次呼吁能否适度增加女性厕位。针对这些建议,沈阳市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开始建设无性别公厕。“所谓无性别公厕是指以组装式材料为主建成的公厕,建筑设计采用了‘单体隔间式’等结构形式,每一个厕位都是封闭的,不分性别,这样的人性化设计行之有效地提高了厕所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走进沈阳市区北陵公园景区,笔者注意到园区内的旅游厕所建设恰如其分地与周边古朴自然的环境相融合,外部设计与整个公园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内部则突出了“干净卫生”的硬性要求。“景观式厕所建设也是沈阳提升打造城市旅游环境的一个缩影”,沈阳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早在全市旅游厕所工作推进方案制定之初,沈阳市旅游局就把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纳入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集聚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特色街区、旅游领军企业以及星级旅游饭店、乡村旅游点、工业旅游示范点等各类创建评定的重要指标中,并在等级评定上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水平实行了严格评估,避免了低水平建设和粗放型管理现象的出现。
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是体现城市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将旅游厕所建设纳入全市旅游景区提质达标工程重点推进,促进了厕所建设和改造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据了解,2016年沈阳旅游厕所建设和提升改造旅游厕所139座,投资资金3014万元,总面积7783平方米,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绩效考评等手段,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区厕所全部达到优良标准。
厕所革命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丹东市自旅游厕所革命以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全市及乡村建设的旅游厕所更加注重设施完备和功能实用性。据统计,2016年全市建设旅游厕所113座,其中新建108座,改扩建旅游厕所5座。
鸭绿江畔的美丽村落宽甸以其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景色一直是省内外游客自驾游的首选。整个村子的风貌干净简洁,而村中的旅游厕所也不例外。村干部告诉笔者,往年,“上厕所”问题一直是制约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如今,随着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亮点和重点,全市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提升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档次和质量,目前村中新建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这为周边游客到乡村旅游提供了极大方便,“现在,每逢周末,城里人更爱来我们这里体验农家生活了。”该村相关负责人说。
丹东大梨树乡旅游区在旅游厕所的建设上,始终坚持生态可循环的原则,目前改扩建旅游厕所23个,其中3A级9个,2A级14个,全部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建设。笔者走访看到,结合大梨树的生态性、自然性的特点,当地旅游厕所建设做到了外形美观、有特色,与周围山水景色交相辉映;在内部建设上,标准设计、配备齐全,女位多于男位,并设有特殊人群厕位,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在管理方面,每个厕所都做到了有专人负责。坚持建设及管理并举。相关管理人员告诉笔者,大梨树乡针对旅游厕所管理,制定了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制度,在确保管理工作到位的同时,还定期组织人员对旅游厕所进行自检自查,满足了游客方便的需求。
2016年,丹东市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为参考,以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在乡村全面推进了旅游的规范化、特色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期间,乡村旅游厕所建改数量占全市旅游厕所建改数量的30%以上,旅游厕所的建设与改造有效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也让乡村单一旱厕的时代成为历史。
另外,部门联动也是丹东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的有效手段。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涉及财政、城市综合管理等部门。据介绍,在旅游厕所改扩建过程中,丹东市旅发委牵头与市发改委、城建局、财政局、服务业委、农经委、建委、水务集团、供电公司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财税、土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高效办理厕所规划审批和用地审批,为落实旅游厕所的改扩建工程提供了保证。
环保厕所提升城市旅游环境
据了解,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解决市民游客如厕难的问题,鞍山玉佛山风景区管委会按照鞍山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34次常务会议的要求总投资750万元在玉佛山上改扩建冲水公厕2座,维修环保公厕12座;新建环保公厕3座,新建3A级水冲公厕3座,有效解决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
旅游环保厕所的增建,改变了以往传统公厕冬季不能使用的现状,而且这种环保公厕在节水的同时,也保证了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符合了所在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标准。鞍山玉佛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初,鞍山玉佛山景区对区内公厕进行了全面普查,对使用时间较长的环保公厕进行了维修,不能维修的则按照计划进行淘汰;对公厕设置服务半径不够的区域全面设计新增公厕。这些新改建的旅游厕所极大缓解了景区旺季游客如厕排队的情况,同时鞍山还加强了旅游交通路线以及旅游集散地厕所的建设,使游客获得了最佳的旅游体验,方便了游客的切实需求。
旅游厕所的改善,提高了游客到鞍山旅游的复游率。在鞍山各大景区内,不少饭店、宾馆、商家门口都悬挂了“内厕对外开放”的标识。据了解,这是当地旅游部门积极动员的结果,方便游客随时使用景区经营场馆内所有厕所。这一举措的推行,极大促进了鞍山旅游厕所的提质增效,在去年旅游旺季到来时极大缓解了景区高峰时段厕位不够的压力。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年、攻坚之年,为了将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抓牢、抓实,鞍山将2017年确定为旅游厕所革命“学标、用标、达标”之年。鞍山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基础上,鞍山旅游厕所建设将以巩固旅游厕所革命成果为牵引,以推进旅游厕所标准化进程为目标,鼓足干劲、继续努力,让“厕所革命”这个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文明工程为旅游强市建设服务、为旅游品牌创造服务、为广大游客群众服务。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