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厕所商业化两年仍摸石头过河

2017年02月06日 09:43   来源:文化/旅游   

4

44

  2017年是我国三年“厕所革命”的收官之年,在“以商养厕”的大思路下,多家企业各自出招掘金,厕所的盈利模式也开始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2月5日,光大置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颜建国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在崂山推行的厕所+驿站模式正式营业仅几个月后就已经实现盈利。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上也强调,今年各地要抓好“以商建厕、以商养厕”投融资多种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广筹资金,搞活机制,可推进包括PPP、委托、认养等五种模式。可见随着“厕所革命”被推向高潮,一个容纳多种商业模式的“厕所产业”也轮廓初现。

  已有盈利先例

  按计划,今年全国将建设旅游厕所26197座,其中新建19512座,改扩建6685座,需要投入近100亿元的资金。由此,给厕所经营“输血”变得格外重要。李金早表示:“虽然厕所的商业化建设没有固定模式,但各地、多家企业都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颜建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公司在崂山推出的厕所+驿站模式自2016年启动至今仅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实现了盈利。

  据介绍,中国光大集团光大置业有限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在山东崂山风景区开展的生态厕所项目工程,由光大集团出资建设,政府分期回购。建设完成后,政府委托光大集团经营管理,企业可以拓展运营空间,在生态厕所内外开展以商养厕的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并全面负责厕所的日常养护维修,政府对其经营厕所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光大驿站经营方式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就是在生态厕所的基础上,集合特色餐饮、商品零售、远程诊疗服务、亲子娱乐等多个全新业态而形成城市公共服务平台。”颜建国说。目前,游客可在光大驿站中购买各类当地特色纪念品、品尝“光大咖啡”、在诊疗中心的躺椅上小憩,甚至还能体验VR设备。

  另据透露,光大集团拥有金融全牌照业务,故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也拓宽了融资渠道。与此同时,现在厕所的合作经营手段也很多,除了传统的政府直接采购外,还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租赁移动厕所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景区参与厕所的商业运营。

  可以说,眼看“厕所革命”持续升温,包括光大置业、江苏华虹新能源、北京蓝洁士等一批企业快速布局,也让“厕所产业”呈现多种商业模式“百花齐放”的局面。北京环卫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厕所运营公司,也推出了“第五空间”公厕,该公厕一改以往只能“解决内急”的单一功能,转而更像一个微型商业中心,这里可以缴水电费,可以在ATM机上取款,可以购买热饮,还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等。另据介绍,利用环卫集团自身的业务特点,第五空间厕所还会打通厕所全产业链,如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将水循环、粪便直接变为有机肥料等先进技术运用于此。

  五种模式齐试水

  不过,颜建国也坦言,整体来看,以商养厕还处于探索阶段,合作模式和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中。“以驿站+厕所为例,布点必须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但厕所的建设必须要根据风景区整体来设计。所以驿站没有办法管理景区内的全部厕所,如果要扩大覆盖面积,就要增加成本、劳动强度等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否需要根据不同景区来构建不同的经营模式这些都还有待实践来考证。”

  正是为了更快形成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国家旅游局明确,在厕所经营探索过程中,可试水五种模式。首先是PPP模式,即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这种厕所投融资方式,引入了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提高厕所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第二种模式为桂林模式,即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取以商养厕方式,推进厕所建设管理。具体做法是厕所与相应的商业门面‘捆绑’起来,公开向社会招标,鼓励社会资本承包经营。”李金早称。

  同时,以光大集团为代表的青岛模式也将继续推广。另外两种方式是委托和认养模式。所谓托管就是业主通过购买服务,委托专业保洁公司承担厕所管理,提高厕所专业化、规模化管理水平。认养模式则由机关、企业、学校、社会团体提供经费或人力,协助厕所管理单位对其认养的厕所进行维护与管理。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厕所革命”极具市场前景,但短期内企业难以赚到“快钱”。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科技企业高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几年来,部分国内企业欲在厕所中引入商业化运营,比如通过广告、其他商业来赚钱,最后都因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等原因难以维系,所以厕所的盈利模式之路并不容易。

  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是企业在掘金“厕所经济”中的群相。一位行业分析师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笔账,一座新型厕所的建筑装修成本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环保设备的投入在20万元,其他电路等设施约为10万元。也就是说,一座150平方米的厕所,建设成本约为75万元。后续包括人工、水电费、设备折旧等运营成本每年还需要16万元左右。另据了解,光大生态厕所的建筑装修成本在每平方米9000元,其余环保等设备还需根据厕所面积等另外算钱。尽管各地政府每年会给每座厕所1万元至几万元的补贴,但厕所的经营压力还是较大。

  在发展厕所产业时,一个案例被广泛引用。德国“茅厕大王”汉斯·瓦尔一举拿下全柏林的公厕经营权。瓦尔公司向市政府免费提供公厕设施,而且连这些设施的维护和清洁工作也全盘包揽,作为回报,瓦尔公司则获得了这些厕所外墙广告的经营权。随后,该公司把柏林的许多厕所外墙变成了广告墙,由于这些公厕多出现于繁华地段,因此其广告效应相当不错,广告成为瓦尔公司最大的盈利点,在柏林、法兰克福等5个城市,瓦尔公司一度获得超过几千万欧元的广告收入。

  可在国内,业界对于上述商业模式的“钱途”分歧较大。北京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为欧洲的新媒体并不如中国发达,大量企业一直通过传统渠道投放广告,而中国在新媒体兴起后,传统渠道的商业广告被大幅压缩,再加上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厕所通过广告盈利的路颇为艰难。

  “在我个人看来,如果接下来厕所托管方式能够顺利实施,那广告价值将大幅提高,”颜建国说,“当一家企业管理着全国多地的大批景区厕所,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就大很多。另外,业内都认同‘建厕所容易,养厕所难’的说法,可见管理厕所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硬件条件再好的厕所,如果一直沿用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成本难以下降,更可能因服务不到位而失去商业价值,所以企业在外部开源的同时还应练内功,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管理效率,进而才能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经济效益。”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文 代小杰/制表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