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钱江源:让“国家公园”成为“全民福利”

2016年08月16日 10:11   来源:中国旅游报   郭探微

  本报讯(记者郭探微)前不久,《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审批,钱江源成为继青海三江源、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之后第四个获得正式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浙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操阶段。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西北部,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地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试点区的一大亮点是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具备跨省域架构国家公园的独特空间。

  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怎样联手做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这篇大文章”这样的问题,钱江源相关负责人回答,“浙江省将依托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架设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的建立,不仅对我国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流域地区联动发展具有探索性价值,甚至对保障浙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方案提出,依据试点区域内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和遗产展示的必要性及居民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浙江省将试点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等4类功能分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实施差异化管理。

  相关负责人介绍,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完成六项重点工作,力求最终实现对试点区自然资源的“统一、规范、高效”保护与管理。这六项工作包括:由于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探索架设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体系。实现钱江源国家公园管委会对试点区自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试点区社区居民按搬迁型、控制型和聚居型三类进行分类调控,确保生产生活强度和范围与生态环境、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目标相协调。制定出台《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操作规程》,探索建立完善的特许经营制度。出台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法规,构建“一园一法”依法治理体系。推行国家公园“低票价”,真正让“国家公园”成为“全民福利”,凸显国家公园的公益性。

  “下一步,我们将在细化工作推进方案、推动体制入轨运行、深化政策体系研究、加快专项规划编制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东部经验,为浙皖赣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创新示范。”上述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