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达标汕头牛肉丸是这样“出炉”的

2016年04月29日 09:52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达标汕头牛肉丸是这样“出炉”的

  牛肉丸

  达标汕头牛肉丸使用真空包装,保证食材卫生。

  随着“汕头牛肉丸”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出台,牛肉含量少于90%的牛肉丸没资格称“汕头牛肉丸”。本报就此做了详细解读,马上有吃货粉丝在“食在广东”微信公众号上抛出问题:符合标准的汕头牛肉丸啥模样,什么味道?为此,我们请来该标准制定的参与专家、参与单位以及当地知名食家“带路”揭秘达标汕头牛肉丸的“炼成之路”。

  选材:取牛后腿肉 去油剔筋膜成牛肉丸

  你知道牛肉丸取自牛的哪个部位的肉吗?潮菜研究会会长、知名潮菜食家张新民告诉广州日报记者,业内制作牛肉丸选取的是牛的后腿肉。一头300多斤重的牛,大概能取出100多斤的肉,其中牛后腿肉占1/3。这个部位的肉过于结实,涮火锅口感一般,因此做肉丸是其“最佳归宿”。牛肉丸和牛筋丸不同,前者是在后者的食材基础上加多一道去油剔筋膜的工序,因此牛肉丸的口感更细腻,成本也更高。

  实际上,“汕头牛肉丸”的标准只要求“肉原料”中牛肉含量须大于90%,并没有对整颗丸子的牛肉含量作出限定。也就是说,假如一颗牛肉丸中含肉量达到一半,这一半肉中有90%是牛肉即可。但有的企业有自身的标准,一般高于行业标准。以参与制定《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汕头牛肉丸》的单位代表潮庭食品为例,其高等级的牛肉丸整颗丸子含牛肉量达到90%,且不含其他肉原料或大豆蛋白。

  牛种:运动量大的跑山黄牛最适合

  尽管标准并未限定所使用的牛种,但是行业人士心中早已有了一把尺。黄牛是目前最合适拿来做牛肉丸的牛种,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跑山牛。水牛运动量少,因此逊色不少。“八记”和“海记”等选用的都是自然放养的黄牛。

  记者留意到,“汕头牛肉丸”标准里允许用冷冻肉来生产牛肉丸。但是业内人士江先生表示,生鲜肉经捶打分解的盐溶性蛋白能给丸子带来脆度和弹性,这是冷冻肉无法做到的。因此讲究的企业会选用当日现杀的牛,取其后腿肉。

  工序: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

  张新民用一句话总结出牛肉丸的制作方法:将牛后腿肉切块后,去油剔筋膜,放在砧板上用特制的锤捶打成肉泥,再加盐和淀粉搅拌拍打成团状肉胶,用手握拳挤成丸子,再定形煮熟后冷却成品。

  在潮汕地区,牛肉丸多以作坊的形式出现。潮庭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志斌则认为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融合互补。“好的手艺还需要有好的生产环境。”他举例说,车间用臭氧与紫外线消毒;在空调车间切肉以确保低温操作;生产过程使用过滤水制作丸子;全厂使用热式煮水锅,防止开水反复煮开而产生亚硝酸盐;真空包装使外界空气与产品隔绝;以低于零下35摄氏度的温度保存牛肉丸,这些现代化的措施都是给牛肉丸上“安全保险”。 文/广州日报记者曾繁莹 图/广州日报记者王维宣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