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冬奥红利:经济账本与投资机会

2015年08月04日 10:56   来源:中国贸易报   静安

  日前,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举国欢腾。申办冬奥会是一堂生动的城市“理财”课,要反复算账,才能确保投入最低,受益最大。

  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显示,关于冬奥会的财政预算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赛事编制预算约为15.6亿美元,另一个是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

  “在这15.1亿美元当中,有65%来源于社会投资,比如说3个奥运村全都是社会投资。在赛事结束后,北京和张家口崇礼的奥运村将作为商品房出售,延庆的奥运村则将成为度假村酒店。”北京冬奥申委财务及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周星表示。

  在体育产业专家看来,北京冬奥会肯定是“盈利”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说:“冬奥会本身虽然不赚钱,但是冬奥会对冬季项目的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结构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将是长远而巨大的。”

  助推京津冀一体化

  前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京张冬奥研究中心主任委员陈剑表示,北京尤其是张家口将从此次冬奥会的举办中收获可观的经济红利,而中国正在推进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也将因此获得助力。

  2014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张家口10个县上榜,数量居河北之首。

  陈剑表示:“冬奥会带来的‘注意力经济’会使得张家口从筹备到举办这7年时间里,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些关注度会转化为经济效益,助推张家口的经济发展,有机会借势脱颖而出,一举甩掉贫困。”

  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正式提出的“注意力经济”是指通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期获得商业利益的特殊经济模式。“对于张家口,特别是对于崇礼,有很多优势并不出名,但是通过奥运会,它们会带来经济效益,尤其体现在体育休闲产业。”陈剑说道。

  陈剑强调,冬奥会给张家口带来的经济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会使它走上一条第一产业结合第三产业,以消费引导巨大需求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他表示,张家口的发展将给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强化首都的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比如医院分部、大学分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往非首都的津冀地区搬迁。以张家口为例,冬奥会带来的城市红利,同样可以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起作用。”

  “张家口有自然资源优势,北京有人文资源优势,两边的旅游业可以互补;2019年将开通的京张高铁让两地通行时间缩短到50分钟,交通的便利使得两地更加可以协同发展。”陈剑补充道。

  促冰雪运动产业投资

  福建企业向来是奥运会的常客,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安踏、匹克等体育品牌已经开始宣传造势,甚至利用冬奥会展开促销。

  “单看体育产业领域的投资热,冰雪项目已是一大热点。”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德良表示。如若再针对不同游客,细化体验游客、深度体验游客以及冰雪发烧友、冰雪专业培训等不同等级大众雪场和专业雪场的话,再加冰雪运动相匹配的器械制造、技能培训产业、观光旅游、冰雪运动配套服务娱乐等链条上的产业发展,冰雪运动无疑又成为下一个体育产业投资的“风口”。

  一些地方地产与能源类的企业也已开始介入到冰雪资源好的投资中,除了东北、内蒙外,浙江、湖南等地的冰雪运动投资同样火热。

  黄海燕介绍说,即便是身处南方的浙江、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开建或者已建的滑雪场也有几十个。在上海,青浦正在筹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北冰南展的成果已经初显。

  除了滑雪场之外,一些冰上项目如冰球、花样滑冰、冰壶等项目,近年来走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商场,有一定的市场培育价值。黄海燕说:“这会催生很多配套的场馆和附加产品,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若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5%的滑雪人口比例”以及“人均活动消费500元/年”的假设测算的话,国内冰雪产业未来每年将创造活动收入325亿元左右。以较为正常的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测算的话,冰雪运动带动的其他关联产业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冬奥会举行之后,随着张家口滑雪场日趋成熟,冰雪小镇的概念也会慢慢兴起,这会吸引更多民间资本。黄海燕认为,冬奥会的举行,将改变京津冀三地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大发展,真正惠及民生。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