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中韩自贸协定即将实施 中国游客赴韩限制将减少

2015年06月03日 07: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亢 舒

  

  中韩自贸协定终于尘埃落定。协议内容覆盖面之广,双边互惠力度之大,有关措施落实之细,均可圈可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协议将为两国经济发展、企业运营、群众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和深刻变迁——

  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给中韩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也将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迎新动力

  从中韩双方2004年启动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至今,已历时10年有余。双方2012年正式启动自贸谈判,历经两年半进行14轮谈判,中韩自贸协定终于签署。根据两国协议,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最终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91%。

  中韩自贸协定内容广泛,特别是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环境等“21世纪新议题”,并首次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内容。两国还将在协定生效后两年内,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的第二阶段谈判。

  2014年,中韩两国贸易额达到2900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600亿美元,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这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形势下尤为不易。

  “中韩两国政府都认为,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两国将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双边经贸将高度互补融合,从而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将拉动中国实际GDP增长0.34个百分点,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0.97个百分点。

  企业得新市场

  专家表示,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的纺织服装、钢铁等行业企业可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提高在韩市场份额。韩国的机械设备、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将大显身手,更好地分享中国13亿人口大市场的无限商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金波认为,除了一些商品的价格将明显降低之外,对于生产企业的益处还在于我国下游产业链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后,中国从韩国进口关键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精细化工、高端机械、锂电池、液晶面板等产品都会降低价格,以前,这些产品有的关税达到30%至50%。

  除了货物贸易之外,中韩两国的服务贸易也将受益匪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说,韩国主要解决了中国在速递服务和建筑服务的重要利益关注,作出了超过其所有现行自贸协定水平的承诺。他进一步解释道,在速递服务方面,中国的快递企业不用在韩国设立办事处,即可在韩开展包括空运和海运的各项国际速递业务,并可开展除韩国邮政部门依法保留业务以外的所有国内速递业务。

  此外,在建筑服务方面,中国的建筑企业不用在韩国设立办事处,即可签订建筑合同提供服务。作为总包方获得建筑合同后,也不用必须将业务分包给韩国企业。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白明认为,中韩自贸协定还涉及包括投资、电子商务、环保等各个方面,这无异于把蛋糕做大了,通过贸易协定,让两国合理分享投资和其他合作的红利。

  百姓享新实惠

  韩国化妆品在中国有很多粉丝,由于目前进口关税较高,一些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商场专柜的售价不菲。当中韩自贸协定尘埃落定,化妆品的价格有望降低,想必让很多国内消费者欢欣鼓舞。其实,不仅仅是化妆品,很多韩国商品一直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高虎城说,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消费者将能够以更加优惠的价格享用到韩国生产的电饭锅、微波炉等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品、女装等时尚产品,以及韩国特色食品。韩国消费者也能够更加实惠地买到中国生产的果蔬、服装鞋帽等产品。通过发展自贸区,真正让经济增长的好处进入寻常百姓家。

  具体而言,哪些商品会享受到多少优惠呢?沈丹阳举例说,电冰箱、电饭锅、电炒锅、电烤箱、电磁炉、微波炉以及一些按摩仪、美容仪等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5%的关税,牙膏等口腔清洁用品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0%的关税,洗发沐浴产品和护肤品也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至35%左右。海苔的关税将在10年至20年内从目前的15%降为零,泡菜目前25%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鳕鱼、冻蟹等近90%的水产品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许多服装、鞋帽产品的关税将在10年至20年内从目前的约15%降为零。

  韩国也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预计中国游客今后去韩国旅游的限制会越来越少。不仅如此,中韩两国商务人员往来也会日益便利,中国人去韩国工作限制也会逐渐减少。

  此外,医疗整形在韩国十分风靡,根据自贸协定中有关执业医师行医期限的规定,未来有整形需求的中国公民可享受到韩国医生的“上门服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亢舒)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