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农家宾馆如何品牌化管理

2013年05月13日 14:45   来源:中国旅游报   

  旅游产业兴起,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紧跟发展的脚步,形形色色的农家宾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成为非常重要的旅游接待资源。

  农家宾馆的经营者大多为当地的社区农民,并多为民居改造而成,由于没有经验,在管理上、服务上、硬件水平上参差不齐。作为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该如何统一优化农家宾馆的服务质量,如何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如何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呢?近年来,河南省嵩县木札岭地区在打造农家宾馆品牌化管理中,摸索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

  引入星级酒店管理模式

  嵩县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洛阳市西南部,总面积约300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四版图大县,也是旅游资源大县。目前全县已开放八个旅游景区,其中白云山为国家5A级景区,天池山、木札岭为国家4A级景区,卧龙谷为国家3A级景区,陆浑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535万人次,创综合经济效益14亿元,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5.6 %。

  来嵩县旅游的人数每年剧增,游客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自然风光、田园民俗和农家特色兼备的农家宾馆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共有农家宾馆500余家,床位1.8万张,直接从业人员2.6万人,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2万个,农家宾馆已成为这里非常重要的旅游接待资源。但农家宾馆大多是在民居的基础上改造转化为经营性宾馆的,还存在着设施配套水平低、经营随意性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从根本上提升农家宾馆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嵩县适时提出了对农家宾馆进行品牌化管理的目标。2009年年末,嵩县以木札岭景区作为试点,引入高档星级酒店管理模式,对农家宾馆进行了全方位提升、改造。

  专家做规划,群众广参与

  2009年初,嵩县首先把洛阳市古建园林设计院的专家们请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高起点编制了《农家宾馆发展规划》。依托此规划,嵩县选择了农家宾馆起步较早、相对成熟的木札岭为试点,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依托景区、市场运作”的原则,对农家宾馆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推行农家宾馆经营管理品牌化。

  由于内部设施改造需要农家宾馆投入部分资金,一些农户的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思想还比较普遍,建设之初,部分群众存在畏难情绪。为此,嵩县旅游局和车村镇政府在木札岭召开了四次群众大会,旅游局长亲自做动员报告,为群众分析旅游市场形势,向农户宣传提升农家宾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说服教育不如眼见为实。于是,嵩县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成都、焦作云台山、西峡老界岭等地参观。通过参观,广大农户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农家宾馆品牌化管理的积极性。

  软硬件配套设施需规范

  木札岭农家宾馆提升改造涉及到镇村、景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嵩县首先采取了强化领导措施。嵩县成立了以县长、副县长为核心的农家宾馆品牌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改造工作。

  接下来,县政府组织财政、广电、新农办、电力、联通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口扶持,同时协调银信部门加大对农户的信贷力度。具体办法是:公共建设部分全部由财政投资,经营服务需统一规范的部分由政府按比例补贴,农家宾馆内部改造实行以奖代补。

  在标准化改建上,他们对基础设施改建做到了“十统一”:统一铺设排污、排水管网;道路统一硬化、彩化、绿化;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三线”统一规范;统一安装路灯;统一修建垃圾池、设置垃圾箱;统一改建仿生栅栏、仿生形象门;对不协调建筑统一拆除;对影响观瞻、不符合要求的农家宾馆统一进行改建;墙体统一粉刷;村内旅游商品市场统一规划。

  管理上水平,教育最关键

  为打造星级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农家宾馆服务水平,嵩县与四星级酒店管理集团——平顶山平安大厦达成合作协议,由其全权负责管理培训。

  集中培训。2010年4月初,平安大厦专业培训人员进驻木札岭,对68家农家宾馆260名从业人员,分期分批按照管理班、厨师班、服务班三个班分类集中培训。内容包括接待礼仪、服务规范、业务技能、卫生安全常识等内容。成绩达到要求者颁发合格证,不合格重新培训,无证不得上岗。

  跟班学习。培训中,组织学员到平安大厦进行跟班学习,让他们切身体验到真正的高档星级服务是怎样的,感受自身差距,激发学习动力。

  规范服务。嵩县对农家宾馆的经营服务也制定了个“十统一”:统一标志牌、统一服装、统一餐具、统一卧具、统一菜单、统一价格、统一纳税、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垃圾处理。

  日常监管。2010年5至9月份,平安大厦每月三次,每次两天,向木札岭农家宾馆派驻服务质量总监,挨家挨户进行工作指导、监督,巩固培训效果。

  长效机制。成立由景区领导和村干部组成的管理办公室,对农家宾馆进行日常培训和服务质量监管,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确保服务质量不滑坡。

  争先创优。旅游局先后开展了农家宾馆星级评定、服务技能竞赛、争当“十佳标兵”等活动,在全县旅游大会上以县委政府名义表彰优秀农家宾馆,激发了农家宾馆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从“老农”到“老板”

  通过全方位的改建提升和高层次的管理培训,木札岭农家宾馆鲜明的特色、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而且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目前,全村68户农家宾馆平均年收入在五万元左右,最高达40万元。尤其在2010年的自然灾害频发,旅游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木札岭农家宾馆经营收入仍有较高幅度增长。

  以木札岭10号农家宾馆为例,通过改造,环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游客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周末不预定就住不到房。去年该户纯收入15万元,今年截至6月30号,纯收入已达12万元,全年有望达到25万元。

  2011年,嵩县出台了促进和保障农家宾馆快速发展的扶持政策,力争三年内在伏牛山北麓建成一条涵盖三个乡(镇)、23个行政村、2000多家农户、拥有五万张床位的农家宾馆百里长廊,使农家宾馆成为伏牛山旅游服务的亮点,农民脱贫致富的榜样,让旅游业发挥更强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作者系河南省嵩县旅游局规划管理科科长)


(责任编辑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