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旅游经济新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安徽歙县卖花渔村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2023年10月13日 10:15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卖花渔村地处安徽省歙县新安江上游皖南山区的丘陵地带,因村似鱼形,村民以种植花卉盆景为生,故取名“卖花渔村”。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技艺先后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卖花渔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创新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全力建设有产业、有活力、有颜值、有创意、有乡愁的“新安山居图”村落景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先后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村、黄山市百佳摄影点等称号,2022年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非遗旅游村寨)、《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2022年盆景销售额突破2600万元,2023年截至6月底,村集体收入180万,接待游客16.5万人次,旅游收入610万。

  近年来,卖花渔村积极实施“名师带徒”育才工程,通过引导“名师”与“徒弟”结成教学对子,实现徽派盆景技艺传承不息。目前,村内已形成了一支86人的老、中、青结合的徽派盆景技艺专业队伍,拥有徽派盆景技艺省市县级共34人。每年举办盆景栽培、制作培训,让村民掌握新知识。组织年轻人参加盆景技艺培训和技艺大赛,拓展新技能。聚集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乡贤力量,收集资料撰写村志、徽派盆景技艺读本,将徽派盆景技艺形成文字流传,让徽派盆景技艺得以传承。

  大力推行“移一培一”模式套种培育模式,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并引导村民在裸露山地培育“梅桩”,让房前屋后“增绿添绿”。每年春季,都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梅花盛放的美景,卖花渔村万亩梅花也多次获得央视推荐。“节庆+旅游”。卖花渔村坚持以花为媒,连续举办十一届梅花摄影节活动,2023年活动主题为“寻梦田园风光 情醉梅海香谷”,通过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推介及各大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游客接待量和村集体收入再创新高。全国各地前来赏花游客达16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76万元,梅花节带动村民盆景销售、农家乐、民宿等收入达600万元。

  “电商+旅游”为拓宽盆景销售渠道,卖花渔村以花卉盆景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为纽带,引导盆景生产经营户加入联合经销组织,通过抖音直播、云直播、淘宝销售等方式,将卖花渔村盆景销往全国。2023年6月,村内电商大楼落成启用,全村在各电商平台共有直播账号40余个,盆景网络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卖花渔村围绕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小镇建设,相继编制徽派盆景产业发展规划、卖花渔村文旅产业提升策划方案等,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宣传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谋划,进一步优化卖花渔村发展空间格局。同时,按照“快旅慢游”的理念,卖花渔村从项目布局入手,积极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相继完成卖花渔村至瀹岭坞循环道拓宽、卖花渔村到夏坑古道修复、旅游标识牌完善、停车场和旅游公厕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提升了村庄“颜值”。

  每年梅花盛开时节,相关部门和乡镇全力配合,日投入换乘车辆30辆,通过实行道路交通管制、单向通行、定点换乘转运等措施,确保交通安全;县文旅体局、市监局工作人员对村内农家乐从业人员、民宿业主从食品安全、文明礼仪、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步加强巡查频次,强化农家乐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宿体验安全。

  卖花渔村以盆景花卉种植为主的“高端绿化”,形成了点、线、面一体的生态绿色乡村旅游景观,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徽派盆景文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延续徽州文脉,守住乡村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是卖花渔村徽派盆景传承与发展的根和魂。现有的34名省、市、县级徽派盆景技艺传承人,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和加强中国徽派盆景文化保护传承为己任,倾情讲述中国徽派盆景非遗故事,集中展现了徽派盆景文化的魄力和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产业服务团队、村级网格员和致富带头人,为卖花渔村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卖花渔村花卉盆景专业合作社努力探索“盆景专业合作社+市场+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研发文创产品、培育电商产业、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共赢。(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黄歙)


(责任编辑 :杨秀峰)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