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宁波市宁海县举行。这些年,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和“旅”的融合如胶似漆。与此同时,另一层意义上的融合也日趋明显,那就是文旅与生活的融合。有专家表示,近年来旅游消费非团队化、去中心化、弱景区化趋势明显,这背后的深层逻辑,正是文旅的不断生活化。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徐霞客生活的时代,“以身许山水”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意境,恐怕只有云游四海的文人和旅者才可能领略。但如今,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要不要奔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许仅在一念之间。当下人们的旅行,也不仅仅是在景点之间奔波、留影、打卡。在古镇来一次十天半个月的寓居、去其他城市跑一次马听一场演唱会看一次展、在Citywalk(城市漫步)中体验一座城市独特的烟火气……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旅游已逐渐超越“看风景”的浅体验,来到“享生活”的更高需求。
如同一幅双面绣,文旅的背面,描绘的是生活。旅游,已成为美好生活新刚需。
有专家说,旅游的生活化,其实就是指美好的生活场景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体现为游客关注的重点从风景名胜转向日常生活,反映在消费支出上,游客们在景区停留时间和花费的占比下降,为生活场景支出时间和金钱的比例提高。这种变化之中,蕴含着旅游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活力。比如,可以在旅游淡季推出更多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破题旅游市场淡季等。简单而言,文旅融合的领域将更加宽泛,开发文旅新赛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