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什么味道”解锁消费新场景里的城市密码

2025-05-08 1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成都到底是什么味道?”的一次社交媒体热议,到一场关于“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的城市漫游,今年五一前后,成都文旅集团首次携手“瑞幸咖啡”在全国开展城市文创IP系列跨界联名合作,一场关于城市味道的创意体验,串联起“城市文旅+咖啡品牌”、 “文化+消费”的创新链条,正重塑着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底层逻辑。

咖啡杯里的城市密码

首个“幸运”快闪店五一前亮相成都宽窄巷子,将巨型大熊猫、四川竹椅、柠檬乐园、咖啡小站重构共生,打造出“幸运产地乐园·成都”消费新场景,五一期间将场景复制至成都春熙路、上海北外滩、天津民园广场等城市地标。这种看似混搭的元素碰撞,实则蕴含了城市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转译密码——瑞幸咖啡将成都城市文创IP“可爱成都”系列“大熊猫胖花”、“小熊猫能喵”等个性化形象融入产品杯身、保温杯、金属徽章、毛绒公仔、贴纸等联名周边产品。

全民共创,以“城市文创”IP赋能城市品牌年轻化的传播。当“成都味道我知道”及其联名话题在社交平台收获过亿曝光,这场跨界联动已超越商业范畴,通过首发经济激活文化存量,用消费场景重构城市叙事。让城市形象从官方叙事转向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每个人的成都都有不同味道"的品牌升维。

“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将咖啡馆变为文化驿站,城市漫游从文艺青年的专属仪式,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游客在“发现式骑行”中完成消费决策。这种线上线下导流形成的消费闭环,使得城市街巷变成开放式商业展厅,让城市符号如同安岳柠檬那样,变成可触摸、可品味、可分享的消费场景。

不仅如此,叠加瑞幸咖啡全国2万余家门店同步发力,这种“全国播种,本地开花”的策略,既借势瑞幸的年轻客群基础,又精准触达潜在游客。

城市文创IP运营的创新探索

以城市文创IP为抓手,成都文旅集团成功实现城市品牌的“破圈”传播。4月22日至24日,宽窄巷子“幸运产地乐园”快闪主题店亮相,五一期间众多市民游客参与成都春熙路、上海北外滩、天津“幸运”快闪店现场打卡游戏互动,线下覆盖人流超200万人。这充分印证了城市文创IP的强大聚客能力和文化消费的巨大潜能。正如成都文旅集团文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言:“通过开发联名产品,我们向年轻消费者传播一种可饮用的城市记忆。”这种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达的日常消费,正是文旅+百业的精妙所在。

这场流量狂欢的背后,是城市文创IP运营的创新探索。2024年11月,成都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正式发布,成都城市文创IP首批合作伙伴瑞幸、滴滴、美团等与成都文旅集团签约,拉开平台生态的发展序幕。当可爱熊猫碰撞咖啡文化,城市文创IP与咖啡文化携手联名,本次“瑞幸成都文旅联名”在“文旅+消费”领域尚属业界首次,涵盖视觉识别、产品创新、场景体验的全维度城市文化符号输出体系,既激活了在地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又构建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场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这种模式提供了文旅经济升级的样本价值。

这场跨界合作的背后,是成都对“文化存量”向“经济增量”的创造性转化。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资源消耗,而是通过现代消费场景反哺文化生产——当年轻消费者为一杯带有城市印记的咖啡买单时,实质是在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继续弘扬天府文化讲好成都故事,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爆款热款,探索出城市文创IP从文化创意向经济价值跃迁的新范式。”在成都文旅集团文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当三千年文化底蕴邂逅新消费浪潮,不仅能催生“现象级”市场热度,更能沉淀出可持续的城市吸引力,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成都城市文创IP“线上流量反哺线下产业”的市场战略,持续推动文创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化发展转型,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能。

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地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梁木)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成都是什么味道”解锁消费新场景里的城市密码

2025年05月08日 1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成都到底是什么味道?”的一次社交媒体热议,到一场关于“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的城市漫游,今年五一前后,成都文旅集团首次携手“瑞幸咖啡”在全国开展城市文创IP系列跨界联名合作,一场关于城市味道的创意体验,串联起“城市文旅+咖啡品牌”、 “文化+消费”的创新链条,正重塑着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底层逻辑。

咖啡杯里的城市密码

首个“幸运”快闪店五一前亮相成都宽窄巷子,将巨型大熊猫、四川竹椅、柠檬乐园、咖啡小站重构共生,打造出“幸运产地乐园·成都”消费新场景,五一期间将场景复制至成都春熙路、上海北外滩、天津民园广场等城市地标。这种看似混搭的元素碰撞,实则蕴含了城市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转译密码——瑞幸咖啡将成都城市文创IP“可爱成都”系列“大熊猫胖花”、“小熊猫能喵”等个性化形象融入产品杯身、保温杯、金属徽章、毛绒公仔、贴纸等联名周边产品。

全民共创,以“城市文创”IP赋能城市品牌年轻化的传播。当“成都味道我知道”及其联名话题在社交平台收获过亿曝光,这场跨界联动已超越商业范畴,通过首发经济激活文化存量,用消费场景重构城市叙事。让城市形象从官方叙事转向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每个人的成都都有不同味道"的品牌升维。

“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将咖啡馆变为文化驿站,城市漫游从文艺青年的专属仪式,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游客在“发现式骑行”中完成消费决策。这种线上线下导流形成的消费闭环,使得城市街巷变成开放式商业展厅,让城市符号如同安岳柠檬那样,变成可触摸、可品味、可分享的消费场景。

不仅如此,叠加瑞幸咖啡全国2万余家门店同步发力,这种“全国播种,本地开花”的策略,既借势瑞幸的年轻客群基础,又精准触达潜在游客。

城市文创IP运营的创新探索

以城市文创IP为抓手,成都文旅集团成功实现城市品牌的“破圈”传播。4月22日至24日,宽窄巷子“幸运产地乐园”快闪主题店亮相,五一期间众多市民游客参与成都春熙路、上海北外滩、天津“幸运”快闪店现场打卡游戏互动,线下覆盖人流超200万人。这充分印证了城市文创IP的强大聚客能力和文化消费的巨大潜能。正如成都文旅集团文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言:“通过开发联名产品,我们向年轻消费者传播一种可饮用的城市记忆。”这种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达的日常消费,正是文旅+百业的精妙所在。

这场流量狂欢的背后,是城市文创IP运营的创新探索。2024年11月,成都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正式发布,成都城市文创IP首批合作伙伴瑞幸、滴滴、美团等与成都文旅集团签约,拉开平台生态的发展序幕。当可爱熊猫碰撞咖啡文化,城市文创IP与咖啡文化携手联名,本次“瑞幸成都文旅联名”在“文旅+消费”领域尚属业界首次,涵盖视觉识别、产品创新、场景体验的全维度城市文化符号输出体系,既激活了在地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又构建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场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这种模式提供了文旅经济升级的样本价值。

这场跨界合作的背后,是成都对“文化存量”向“经济增量”的创造性转化。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资源消耗,而是通过现代消费场景反哺文化生产——当年轻消费者为一杯带有城市印记的咖啡买单时,实质是在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继续弘扬天府文化讲好成都故事,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爆款热款,探索出城市文创IP从文化创意向经济价值跃迁的新范式。”在成都文旅集团文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当三千年文化底蕴邂逅新消费浪潮,不仅能催生“现象级”市场热度,更能沉淀出可持续的城市吸引力,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成都城市文创IP“线上流量反哺线下产业”的市场战略,持续推动文创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化发展转型,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能。

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地图


(责任编辑 :梁木)

分享到: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