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美了,我要分享给朋友”

2025-05-08 08: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采茶,我要把这些拍下来并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日前,来自墨西哥的Luis Macias站在浙江嵊州的一座茶山上,手捧刚采下的嫩绿春茶,高兴地说。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嵊州,这座深藏于浙江绍兴的千年古城,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格局,剡溪千年流淌于此,浸润出诗性与灵性交织的文化基因:从魏晋名士的隐逸风骨,到唐诗之路的翰墨遗韵,从越剧的婉转唱腔,再到新能源制造的向“新”发展。

据了解,嵊州与比亚迪合作有5个重大项目,新能源产业平台产值规模已突破300亿元。日前,当地举办了一场结合人文、山水、科技的聚会,邀请17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比亚迪海外销售代表和140多位海外媒体网络达人,走进嵊州的小昆村、西白山村、越剧小镇,于山水之畔、天地之间,见证美丽中国新风貌。

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这些海外游客抵达海拔500余米的小昆村。错落有致的白墙红瓦房随山势层叠铺展,与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构成水墨画卷。

“村里将45栋流转房屋完成改建,通过举办市集、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50万人次;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2万元。”小昆村负责人介绍道。

正当大家赞叹小村的文旅发展时,村口市集飘来阵阵焦香。循香而至,嵊州小笼包摊位已经排起长队。来自巴西的Edson Akira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一口咬下,斯哈着气说:“太好吃了,但是需要一些时间,让我的嘴巴好好适应这超乎想象的美味。”

午后,西白山村的千亩茶园中,游客们腰系竹篓,指尖轻掐嫩芽,在采茶农户指导下参与采摘体验。“采茶要选一芽两叶,指尖轻轻提采,不能掐断。”茶农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大家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时而因成功采到标准嫩芽而欢呼,时而为动作不够标准向茶农请教,还现场品尝了春茶的滋味。之后,人们走下茶山,走进越剧小镇,身着戏服,一板一眼地向河畔古戏台上的演员,学起越剧中的经典身段……

暮色渐浓,长桌宴沿剡溪铺展。嵊州黄泽豆腐包蒸腾着热气,梅干菜饼飘散醇香,中外嘉宾举箸畅谈,交流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太美了,我要分享给朋友”

2025年05月08日 08: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闾高桥

“中国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采茶,我要把这些拍下来并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日前,来自墨西哥的Luis Macias站在浙江嵊州的一座茶山上,手捧刚采下的嫩绿春茶,高兴地说。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嵊州,这座深藏于浙江绍兴的千年古城,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格局,剡溪千年流淌于此,浸润出诗性与灵性交织的文化基因:从魏晋名士的隐逸风骨,到唐诗之路的翰墨遗韵,从越剧的婉转唱腔,再到新能源制造的向“新”发展。

据了解,嵊州与比亚迪合作有5个重大项目,新能源产业平台产值规模已突破300亿元。日前,当地举办了一场结合人文、山水、科技的聚会,邀请17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比亚迪海外销售代表和140多位海外媒体网络达人,走进嵊州的小昆村、西白山村、越剧小镇,于山水之畔、天地之间,见证美丽中国新风貌。

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这些海外游客抵达海拔500余米的小昆村。错落有致的白墙红瓦房随山势层叠铺展,与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构成水墨画卷。

“村里将45栋流转房屋完成改建,通过举办市集、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50万人次;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2万元。”小昆村负责人介绍道。

正当大家赞叹小村的文旅发展时,村口市集飘来阵阵焦香。循香而至,嵊州小笼包摊位已经排起长队。来自巴西的Edson Akira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一口咬下,斯哈着气说:“太好吃了,但是需要一些时间,让我的嘴巴好好适应这超乎想象的美味。”

午后,西白山村的千亩茶园中,游客们腰系竹篓,指尖轻掐嫩芽,在采茶农户指导下参与采摘体验。“采茶要选一芽两叶,指尖轻轻提采,不能掐断。”茶农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大家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时而因成功采到标准嫩芽而欢呼,时而为动作不够标准向茶农请教,还现场品尝了春茶的滋味。之后,人们走下茶山,走进越剧小镇,身着戏服,一板一眼地向河畔古戏台上的演员,学起越剧中的经典身段……

暮色渐浓,长桌宴沿剡溪铺展。嵊州黄泽豆腐包蒸腾着热气,梅干菜饼飘散醇香,中外嘉宾举箸畅谈,交流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分享到: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