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旅游产品在焕新

2025-04-16 14: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到济阳黑陶研学基地,沉浸式体验黄河淤泥在指尖尽情流转;走进旺旺工厂,重温儿时经典的“旺仔语录”;在长田实践教育基地,实地感受黄河农耕文明……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的研学旅游市场十分红火。

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春兰介绍,济阳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为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底气。过去几年,当地深入挖掘“一河一线一新区”的文化禀赋,用好研学力量,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两创”之笔,绘就发展华章。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市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旅游链条齐备,一直是外地游客入鲁的首选地。面临旅游市场新的发展环境,济南市主动求变,在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面朝解放阁、背靠大明湖,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坐落在这座城市的核心商圈,汇聚了各类山东传统美食和特色餐馆,每到周末经常处于“走不动”的状态。天津游客郝鹏评价:“宽厚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还有时髦的文旅业态,对外地游客而言,这里就像济南的城市民俗博物馆。”

着眼于打造现代旅游体系的示范样本,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开创“前Mall后街”新格局,实现现代潮流与历史文化的创新结合,是文商旅特色明显的时尚休闲街区。2024年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稳步开展景区提质焕新工作,采取“问计于企”的方式,向全市59家A级旅游景区征集了八类近百条建议,并召开A级旅游景区提升专题会议,研究制订《济南市旅游景区提质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奠定了政策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各链条上的应用,旅游产业如何借助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个命题,济南市引导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探索智慧景区建设,比如方特东方神话、融创文旅城等景区应用四维成像技术,为游客打造更加便捷智能的游览环境。

乡村旅游方面,济南市产业升级迭代的态势更加明显。山花烂漫的时节,济南市钢城区澜头村的村头停车场停满了私家车,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吴家大院、刘家老宅等古建筑吸引游客驻足拍照。在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停留在“翻盖民宿”“品尝农家饭”的阶段,澜头村已打造出乡村非遗文创园,展现掐丝珐琅、版画、螺钿镶嵌……每到节假日,济南市区的家长就三五结对开着车带着孩子,到澜头村体验非遗民俗,顺道爬山、野餐。

乡村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增长极。2024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乡村旅游线路22条,策划组织了50多场“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并修订《济南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下拨民宿集聚区扶持奖励资金1050万元。

在济南南部山区经营民宿生意的柳高磊,是一名“95后”返乡大学生。他看中了家乡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租下几套农家院改造建设民宿。“我们主打全链条陪同,游客从市区到南部山区住民宿,不仅要住得舒服,还得体验特色乡村项目,比如推磨盘、做农家饭、种菜等。”柳高磊告诉记者,得益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扶持,他通过外出培训、对接团建企业等方式,已经实现投入回本。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柳高磊接待了12个家庭,仅土特产品就卖了5000多元。

“产品焕新是产业升级的基本前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济南市将持续聚焦文旅消费提振的主题,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为传统景区赋予时代特色、科技魅力、地方元素,让国内外游客能够切身感受“这一站,济南”的好客热情。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佳鸣)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山东济南:旅游产品在焕新

2025年04月16日 14: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到济阳黑陶研学基地,沉浸式体验黄河淤泥在指尖尽情流转;走进旺旺工厂,重温儿时经典的“旺仔语录”;在长田实践教育基地,实地感受黄河农耕文明……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的研学旅游市场十分红火。

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春兰介绍,济阳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为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底气。过去几年,当地深入挖掘“一河一线一新区”的文化禀赋,用好研学力量,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两创”之笔,绘就发展华章。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市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旅游链条齐备,一直是外地游客入鲁的首选地。面临旅游市场新的发展环境,济南市主动求变,在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面朝解放阁、背靠大明湖,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坐落在这座城市的核心商圈,汇聚了各类山东传统美食和特色餐馆,每到周末经常处于“走不动”的状态。天津游客郝鹏评价:“宽厚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还有时髦的文旅业态,对外地游客而言,这里就像济南的城市民俗博物馆。”

着眼于打造现代旅游体系的示范样本,济南世茂宽厚里旅游休闲街区开创“前Mall后街”新格局,实现现代潮流与历史文化的创新结合,是文商旅特色明显的时尚休闲街区。2024年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稳步开展景区提质焕新工作,采取“问计于企”的方式,向全市59家A级旅游景区征集了八类近百条建议,并召开A级旅游景区提升专题会议,研究制订《济南市旅游景区提质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奠定了政策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各链条上的应用,旅游产业如何借助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个命题,济南市引导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探索智慧景区建设,比如方特东方神话、融创文旅城等景区应用四维成像技术,为游客打造更加便捷智能的游览环境。

乡村旅游方面,济南市产业升级迭代的态势更加明显。山花烂漫的时节,济南市钢城区澜头村的村头停车场停满了私家车,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吴家大院、刘家老宅等古建筑吸引游客驻足拍照。在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停留在“翻盖民宿”“品尝农家饭”的阶段,澜头村已打造出乡村非遗文创园,展现掐丝珐琅、版画、螺钿镶嵌……每到节假日,济南市区的家长就三五结对开着车带着孩子,到澜头村体验非遗民俗,顺道爬山、野餐。

乡村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增长极。2024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乡村旅游线路22条,策划组织了50多场“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并修订《济南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下拨民宿集聚区扶持奖励资金1050万元。

在济南南部山区经营民宿生意的柳高磊,是一名“95后”返乡大学生。他看中了家乡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租下几套农家院改造建设民宿。“我们主打全链条陪同,游客从市区到南部山区住民宿,不仅要住得舒服,还得体验特色乡村项目,比如推磨盘、做农家饭、种菜等。”柳高磊告诉记者,得益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扶持,他通过外出培训、对接团建企业等方式,已经实现投入回本。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柳高磊接待了12个家庭,仅土特产品就卖了5000多元。

“产品焕新是产业升级的基本前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济南市将持续聚焦文旅消费提振的主题,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为传统景区赋予时代特色、科技魅力、地方元素,让国内外游客能够切身感受“这一站,济南”的好客热情。


(责任编辑 :秦佳鸣)

分享到: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