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2025-04-01 09:16 来源:云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数字赋能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2025年04月01日 09:16   来源:云南日报   程秀珺,梁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根基,徽州非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徽州人情感与记忆的集中体现。当前,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更需要创新传承方式,让非遗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徽州可立足自身非遗技艺优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开发路径。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设计创新。数字技术能够“复制”非遗技艺,为人们多角度了解非遗、实现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设计创新提供可能。第一,打造数字资源存储数据库,为商品设计师提供丰富文化元素。依托数字平台,收集丰富的徽州非遗技艺相关信息,基于非遗技艺的工艺流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文化艺术特色等内容分类整理,并以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形式,将信息纳入到数字资源存储数据库中,为设计者开发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料。如,信息收集者可与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联系,深入实际,详细记录和拍摄不同非遗技艺的制作环节、使用工具、制作材料及手工技巧等,为设计师提供相关技艺的细节参考。第二,发挥技术工具优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各类数字设计工具,精确识别徽州文物中的各种传统非遗技法、图案排列、色彩分布等,并将相关技艺元素提取后纳入数字资源存储数据库,通过智能分析和元素重组,实现多种技艺元素的创新融合,为旅游商品设计者提供设计灵感和技艺支持,在此基础上,旅游商品设计师可着眼应用场景、旅游主题设置及现代审美特点,选取合适的徽州技艺元素应用于商品图案造型设计中,以旅游商品为载体实现徽州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传播。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生产转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开发的生产环节,有利于推动生产转型发展,提高开发效率。一方面,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作用。着眼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的生产要求及特点,在已有生产流程与技术的基础上,利用3D打印机能够小批量打印样品,不仅能够缩减旅游商品设计方案转化为成品的时间,也让旅游商品流入市场前有了改进空间;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能够精确分析旅游商品参数,以数字化形式将徽州非遗技艺元素呈现于旅游商品中,实现徽州技艺、数字技术与旅游商品的创造性融合。针对歙砚等精细工艺环节,数控雕刻技术的应用则在保留技艺核心的基础上,降低了人工误差率,提升了成品一致性与产出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智能化制造数据联网系统。依托智能系统,实时监测、收集分析智能设备在生产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时的相关数据动态,实现生产流程的远程监控管理,及时检查生产安全、技术漏洞,有针对性地改进智能设备运行状态,为高效产出优质的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彰显徽州非遗技艺特色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持续深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协作互动,深入挖掘工艺细节与文化内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归档与模拟还原,确保技艺传承的原真性与活态性共存。从而开发出具有深厚非遗技艺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旅游商品,拓展徽州非遗技艺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发展空间。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是开发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的重要环节,也是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用好数字技术这把“利刃”,是提高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营销推广效果的重要工具。具体而言,其一,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线上营销平台。通过分类整合商品内容,从技艺源流、文化主题、应用形式等维度,构建结构清晰、信息完整的线上展示平台。运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多模态传播方式,深入解读产品设计理念与非遗文化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文化意涵的理解与认同。其二,利用媒体平台,扩大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的宣传范围。发挥“短视频+直播+话题互动”多元传播合力,扩大非遗技艺与产品的社会可见度与公众参与度。通过邀请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直播讲解与短视频创作,生动呈现非遗技艺的工艺过程与文化故事,增强传播的真实感与情感连接。同时,借助平台算法推荐机制与用户互动数据,实现精准推送、精准营销,提升产品转化率。进一步引导用户深度参与非遗旅游商品的共创过程,实现数字传播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推动非遗技艺在新媒介环境下焕发新活力。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传承发展。旅游商品是传承徽州非遗技艺的重要载体。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其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一,打造数字化博物馆,展示数字化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利用数字技术丰富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展现形式,并打破时空限制,让用户足不出户便可线上全方位浏览并获取数字化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与此同时,开发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文化体验平台,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设置虚拟情景展厅,模拟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制作及应用情境,切实感知徽州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加强对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依托数字平台,开展针对相关从业者的法律普及与实践培训,提升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维权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徽州非遗技艺旅游商品的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与版权登记,构建从创意生成、产品开发到市场流通的权属闭环机制,保障技艺原创性成果的合法权益。在推动产品市场化的同时,也实现文化价值、法律秩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非遗技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系统化传承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数字化视阈下徽文化文创产品设计范式构建研究”(编号:YQYB2024068)、黄山学院徽文化重点项目“基于‘三生合一’的徽州非遗技艺文创设计开发研究”(编号:2022xhwh001)、黄山学院校级人才启动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徽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策略研究”(编号:2022xskq005)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