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迎客 文旅服务气象新

2025-02-24 09:01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开门”迎客 文旅服务气象新

2025年02月24日 09:0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鲁元珍

  假期客流拥挤、景区停车难、吃饭价格贵……每逢节假日旅游旺季,热门景区和旅游城市都会面临高峰客流量带来的压力。为了让游客出行更加便利,春节假期,多地政府和机关单位“开门”迎客,面向公众开放停车场、食堂等空间,实惠又暖心的服务获得了大量点赞。这些创新之举,为文旅业服务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免费停车缓解交通压力

  “本来还担心没有位置停车,没想到政府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过来招呼我们说可以停进去,而且免费!”今年春节期间,到海南旅游的吴先生在海口租了一辆车自驾游玩,到骑楼老街附近时,把车停到了不远处的龙华区政府办公区停车场。便捷的服务,让他不禁感叹,来这里游玩既方便又省钱。

  节假日旅游旺季,各地景区在迎来大量客流的同时,“停车难”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几年,各地推出多项措施缓解节假日停车压力,不少地方政府和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大大方便了驾车出行的游客。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春节前夕,就有不少地方发布了政府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位的消息,同时还推出了多项缓解交通压力的举措,一些平日收费的停车位也在春节期间免费开放。在河南安阳,173家公共机构内部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提供5581个停车位。在江苏苏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347处32666个停车位,各开放单位还设立游客休息区,开放卫生间,供应热水、应急药品等。四川乐山增设8000余个临时车位,并新增7条公交线路,串联主要交通枢纽、景区消费聚集区等。

  “近些年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停车位的做法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地方进行此类开放,让更多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了资源共享,盘活了‘停车存量’,不仅能有效缓解客流和交通压力,还更好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表示。

  机关食堂变身“共享餐厅”

  “开门”迎客,不仅体现在免费开放停车位,而且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单位开放了“自家”食堂,让食堂变身为“共享餐厅”。

  “看,五菜一汤,只要10元钱,既实惠又好吃!”不久前,到安徽省黟县宏村镇游玩的李欣冉在朋友圈晒出了当地政府食堂提供的游客餐,菜品不仅有荤有素,还具有徽州特色风味,“网红”小吃毛豆腐看上去更是令人垂涎欲滴。

  拥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宏村镇,一直是很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春节期间免费开放政府机关食堂的“宠客”方式,收获了大量好评。“以前去热门景区玩,餐饮花费很高,这次能在食堂吃到这么实惠的特色美食,太给力了!”李欣冉由衷赞叹道。

  早在2024年国庆假期,浙江衢州、江苏扬州、江西景德镇等地就因面向游客开放政府食堂而“火”了起来,分量足、有特色的优质菜品,吸引了一拨拨专程为体验食堂美食奔赴而来的游客。

  “扬州在2019年就面向公众开放市政府食堂,经过这几年的探索,食堂的待客水平更高了。”扬州市机关生活服务中心副主任田玉斌介绍,扬州政府食堂距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仅有2公里,不少游客游览瘦西湖后选择就近到政府食堂就餐。

  不仅如此,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在向公众开放食堂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多贴心细致的服务,如配备志愿服务人员、提供充电宝、推出导航停车和信息查询服务等,以更好方便市民游客。

  “开门”迎客渐成风尚

  近年来,越来越多政府机关的停车场、食堂在春节、国庆、清明等节假日向游客开放,“开门”迎客渐成风尚,为游客带去便利的同时,也为当地合理统筹资源、缓解旅游旺季客流压力带来了新思路。

  专家呼吁,不局限于春节、国庆等长假,政府机关大院平时在不影响正常办公基础上,也可向社会开放停车、餐饮等资源,缓解平日停车难等问题,并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2024年8月,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共享停车资源”。

  为保障旅游旺季的游客体验,各地也积极探索多样化举措,如科学引导分流、推进更合理的餐饮定价等,以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服务水平。

  “把空间让给游客,是地方政府优化旅游营商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好服务的暖心做法,体现了地方政府把游客放在首位的态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鼓励和提倡这些做法,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游客争取更大的空间。”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认为,为有效应对旅游高峰客流量,各地还需要多措并举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加强实时预警,配备足够人手,探索推出更多便民举措,为游客带来更美好的体验。

  (本报记者 鲁元珍)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