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寒冬,静待“花”开。元宵佳节前夕,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八瓣莲花山下塔尔寺的下花院内,艺僧们正精心赶制着今年元宵节供展的酥油花,随着扎骨架、制胎、雕塑、调色、束形、描金等一系列步骤的完成,一朵朵颜色鲜丽璀璨绽放的酥油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跃然眼前。
“湟中塔尔寺设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两个花院相互竞争,由酥油花艺术总监指导,共同促进传承和发展弘扬酥油花技艺。”塔尔寺管委会秘书洛桑尖措介绍。
而塔尔寺的酥油花展不仅仅是花,其表现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涵盖了佛经传记、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历史典故以及神话传说等丰富内容,充分传承了藏传佛教“精、繁、巧”的工艺特色。
酥油花、壁画与堆绣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作为“三绝”之冠,酥油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前来驻足欣赏。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塔尔寺就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两幅巨型酥油花同时惊艳绽放,几十万名省内外游客来到塔尔寺,争相观瞻,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塔尔寺酥油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跻身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到北京、深圳、开封、厦门以及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蒙古国乌兰巴托等地进行展演,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以酥油为“墨”,以双手为“笔”,每一朵精心雕琢的酥油花背后,无不凝聚着匠人们无数的心血与付出。
酥油花究竟是如何制作而成的?酥油花的制作极其复杂,需要经过选料、塑型、上色、拼接等多道工序。制作酥油花时,艺僧们会将红色的玛瑙、绿色的松石、白色的珍珠等细细碾磨成粉,制成酥油花的颜料,以呈现出丰富绚丽的色彩。
制作酥油花的主要原材料——酥油,是从牦牛奶中提炼出的黄白色油脂,由于酥油遇冷即凝、遇热即化的特性,创作时艺僧们在盛满冰水的水盆中,反复浸泡手指,使其保持冰冷才能完成创作。
“每制作一朵花瓣,就要在凉水中将手温降低,要不然会融化,只有这样的质地才能塑造出鲜艳的花朵和精致的人物造型。”正在精心制作花瓣的艺僧洛桑才让谦虚地说,“我现在还只是学徒,但我会加倍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