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如何唤醒

2025-02-12 08:56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如何唤醒

2025年02月12日 08:56   来源:解放日报   王海燕

  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上海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8天假期共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各大街区商圈迎来一波消费热,一些富有内涵的特色街区“吸睛”又“吸金”,成为当仁不让的“人气担当”,愚园路就是其中之一。

  愚园路始建于1911年,全长2775米,跨越静安和长宁两区,长宁段长度为1570米。所谓“一条愚园路,半部近现代史”,这段路上有100多幢历史建筑、11处文物保护单位,30余名历史名人都曾居住于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过去,这里也曾因居民生活不便、商业业态杂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受到诟病。

  在城市更新中,历史与市井能否交融,烟火和时尚能否共兴?上海市政府参事顾洪辉认为,愚园路给出了一个解题方式。这几年经过城市更新,愚园路引入艺术、创意、文化体验式复合型业态,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支持原住民“在地”生活

  顾洪辉说,愚园路在更新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许多居民家中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也出现老化;居民不仅居住密度高、生活空间狭小,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也不多,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虽处闹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也没有条件得以展示,居民的文化生活单调,公共服务供给也不足,导致他们对街区历史记忆淡漠。”顾洪辉说。

  一面浸润着城市文脉的历史底蕴,一面上演着楼阁人家的方寸之争,两者能否共存呢?

  为激活愚园路的活力,2015年长宁区政府启动愚园路城市更新项目,编制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以递进式的方式,实施卫生设施改造、历史建筑修缮、绿化景观提升,依托愚园路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引入艺术、创意、文化体验式的复合型业态。

  有的地方为保护老城建筑,商业性开发迁出原住民,愚园路没有这么做。“走在愚园路上,你可以看到居民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充满烟火气。”顾洪辉认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城市更新的“魂”。城市更新实践“人民城市”理念,就是将市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所以,愚园路的城市更新不搞“大拆大建”形象工程,也不是简单为了打造网红打卡点“聚客吸金”而侵害居民的生活,更不是大规模搬迁居民而破坏历史风貌,而是坚持宜居为本。

  为了让居民住得舒心,这些年愚园路进行了居民煤卫合用的改造,改善供水、排水、供电市政设施;新增多个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整治乱搭乱建;同时把社区性、便利性放在优先位置,鼓励开办社区食堂,支持修伞、配钥匙、改衣裤等便民服务。

  时尚与烟火交融

  一条百年小马路,缘何引来大流量?顾洪辉分享了愚园路上的两家店。一家是刚开张不久的“三顿半”咖啡店。这个咖啡店的建材源自回收材料。自去年11月开店不久就人气爆棚,展示了一种上海人的“咖啡生活方式”,“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这家充满想象力的风味商店,挑选一款印有你姓氏首个字母的咖啡,探索一下那额外的‘半顿’生活方式。”

  另外一家是开了30年的“老伯伯内衣店”。店主竺老伯在店里坚守30年,30平方米的简陋小店里,5元/双的棉袜、19元/件的马甲背心、老上海流行的衬衫“假领头”,客户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来这里买内衣,不仅仅是那件普通的内衣,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最新潮的店、最老的店,都能在愚园路上各自绽放、和谐并存,这是城市更新的包容。顾洪辉说,愚园路有100多幢历史建筑、11处文物保护单位,如何做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如何与居民“在地”生活融合,这在愚园路城市更新中均有思考。

  愚园路不仅引进最新的潮牌买手店,亦有坚守几十年的老店,还建立了愚园公共市集保留传统的市井烟火气,引导开设各种特色小店。顾洪辉表示,在业态调整过程中不“欺小压弱”,推动业态自然调整优化,同时降低租金,使“老伯伯内衣店”这样的业态也保留下来。与此同时,通过跨界融合,愚园路举办各类以周为单位的快闪活动和品牌宣发,吸引不同喜好和背景的人群。

  人人都是守护者

  顾洪辉表示,愚园路城市更新的一大亮点,就是坚持公众参与,政府、市场和居民共同参与城市更新,召开居民协调会,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更新项目更加符合民意,也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破题”。比如通过规划和引导,激发个体产权物业自发更新,使分散众多的产权物业主成为“共建者”;经过商议,一些历史建筑的空地被改造成小花园,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社区志愿者队伍先后建立,环境清洁、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大大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有了多元包容的参与性,人人都是愚园路的守护者。你会看到,面包房晚上打烊前,把没有卖完的面包直接送到街区的敬老院;街区增加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路面铺设防滑砖面,步行友好度大大提高。

  “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立了跨行政区域的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引导政府、市场和居民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利益相一致,成为幸福生活的‘共建者’,这大大激发了街区生命力和活力。”顾洪辉说,政府的亲民有为、市场的耐心资本、老百姓的包容,这正是愚园路城市更新成功的核心密钥。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