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门开大了

2025-01-08 08: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博物馆的门开大了

2025年01月08日 08: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魏晞

  2024年,博物馆的忙碌一望便知:仅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统计公布,已接待的6309187人次中,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

  年轻人追着文物跑,在社交平台上总结博物馆预约指南、文创购买攻略、年度博物馆打卡记。他们慨叹文物之精致、复杂、震撼,心满意足地计划下一年的博物馆之旅。

  一晃眼,2025年,故宫博物院向公众开放也有100年了。100年前,它向公众敞开大门的第一天,迎来了5万名参观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实施每天4万人次的预约限流接待措施,这一数量也被认为是故宫作为世界遗产的最佳承载量?。

  如今,中国已经建了6833座博物馆,把几千年文明的截面,展示在考古发掘现场、场馆,甚至某个四合院里。

  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被拉得更长、更大。许多博物馆敞开了夜晚的大门,回应着热情的参观者。有的博物馆还大方开放文物库房,工作人员在仓库里向参观者介绍文物储藏的故事。

  博物馆的夜

  湖南博物院提示闭馆的音乐已经响起,馆外下起了暴雨。开放管理部副主任蒋玮看了一眼时间,即将晚上8点半,许多工作人员已经工作近12个小时,接待近两万名观众,接近体力的极限。

  但许多观众还滞留在博物馆里——不是观众不愿走,在湖南长沙,夏天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

  “不如撑伞送观众吧。”一名工作人员提出这个建议。许多工作人员自发地撑伞,把观众安全送上车。事后,许多观众为此叫好。“既然开放了夜场,就要把服务做到位。”蒋玮说。

  湖南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吴镝介绍,2023年,湖南博物院开始尝试在暑假和国庆、中秋假期延时开放,并在2024年年初总结经验,制定长期延时开放的方案,在寒暑期和各大节假日延时开放,“让更多观众来馆参观,拉动夜经济、夜消费”。

  开放夜场的背后,是博物馆热潮兴起后,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现象。多个博物馆出台应对“黄牛”倒卖门票的措施。2024年暑假,每天近160万人预约中国国家博物馆2.6万张门票,预约成功率只有1.625%。

  原先少有人关注的文物保护单位也火了。受游戏《黑神话:悟空》影响,在山西隰县的“小西天”,169.6平方米的殿堂因国庆多日参观人数破万,不得不限流。

  吴镝介绍,2024年1月至10月,湖南博物院延时开放了81天,延时开放时段入馆人数超过30万,每天增加5000人夜间入馆,其中,18岁至30岁的观众人数最多。“每天近两万人进馆,考验着博物馆的人力、财力、物力,绝大多数观众对延时开放给予了正面评价。”

  蒋玮说,为了延时开放,湖南博物院每天调配251名员工加班。“尤其暑假两个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处于不停歇的‘886’工作模式”。所谓“886”,指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8点半闭馆,一周工作6天。

  蒋玮补充,后勤部门特意采购了更多的易耗品,暑假给观众准备解暑的凉茶。吴镝说,湖南博物院还给员工开展心理疏导,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即便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有些工作人员也不一定看过博物馆的夜。那是和白天不同的氛围,蒋玮形容,有种打开历史之门的感觉。

  在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形容博物馆的晚上,会用松弛、探险、厚重等词。

  博物馆奇妙夜可以用很多方式展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了“光影北京——2024世界灯光师大会”,用灯光秀照亮夜晚的先农坛。夜宿博物馆也成为可能,一些博物馆会根据自身特色设计夜宿活动,组织儿童来馆体验。

  一些博物馆敞开了库房。重庆自然博物馆开放340平方米的库房,让观众近距离看到1200多件标本。长沙博物馆迎接了一群高三学生,展示了给文物上户口、为文物拍照、给文物打包、用科技修复不同质地文物的过程。

  尽情挥洒创意吧

  周莳江一边观察3D图里虎枕各个角度的细节,一边用画笔绘出虎纹、虎眼、枕面……她要用黏土复刻上海博物馆里的“黄地黑彩虎枕”——那是一个金朝的陶瓷枕头,外观像一只眼神炯炯的卧虎。

  “就像家里养了一只小猫,趴在身边睡觉,发出呼噜声。”周莳江第一次看到这个文物时,联想到现实生活。这位29岁的姑娘在温州做财务工作,闲暇时喜欢去博物馆。有一天突发奇想,想用黏土复刻博物馆的文物。

  她偏爱那些不常见的、色彩丰富的陶瓷藏品,从纪录片、博物馆官网、网友提供的图片里找灵感,照着大英博物馆的莲蓬形烟斗、上海博物馆的斗彩蟠桃提梁壶、故宫博物院的青花汤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的秋叶式鼻烟碟等,捏出了很多黏土复刻品。

  站在展柜前看文物,她觉得每一笔线条规整无暇,但当她在临摹纹样、细看图片时,能发现古代工匠挥笔留下的一点点人工制作的痕迹。

  “在我面前的不是流水线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可能是古代工匠顶着压力制作而成的。”她感受到同为手工制作者遥远的共鸣。

  她把复刻品带去博物馆,和文物对比合影。她特意在书房定制了展柜,添置了100多件复刻文物,“我要把博物馆搬回家”,“比起买文创,自己捏出来的复刻品更有意义”。

  文物不再是教科书里的一张图片,只要见过实物,很多年轻人玩起创意。有人把自己扮成“文物”,将青花瓷的纹样绘在眉眼,把敦煌的九色鹿画在脸颊;还有人把明孝端皇后的凤冠冰箱贴贴在了三星堆面具、陶瓷杯、卡通熊猫等各种各样的“脸”上。

  一名28岁的福州程序员,花几千元搜集了各地博物馆的冰箱贴,按朝代顺序排列,“我趴在地上摆,来回改动了几次,花了一个月才做完展板”。

  “能看到古代器皿、制作技术、审美文化的变迁。”许多个晚上,他路过展板,不禁感慨,“真漂亮”,然后心满意足地去阳台晾衣服。

  博物馆的经历还可以融入儿童的日常游戏。自从带儿子去了博物馆,林欣发现,快6岁的儿子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有一天,儿子喊着:“我要当考古队员!”

  于是,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带着铲子、水桶、铁勺,根据林欣手工绘制的寻宝图,在小区的大树下、灌木丛里奋力刨土,挖出大人事先埋下的小恐龙玩具。这是林欣设计的寻宝游戏,“孩子最近喜欢恐龙,我想巩固他的兴趣”。

  林欣把儿子去博物馆的经历剪成视频,加上文物的历史故事,儿子每天睡觉都想看视频,还把视频里讲述文物的台词也背下来。

  博物馆去多了,儿子也慢慢学习了公共场所的礼仪:在博物馆保持安静,不能吃食物。有一次林欣看文物凑得近了,儿子特意提醒她“别靠太近”,因为儿子观察到有保洁员会把玻璃展柜上的痕迹擦掉。

  高校博物馆

  如今,对博物馆有兴趣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介绍,每年进馆的约70万观众里,约40万是中小学生、青少年群体。

  他观察到,有美术教育机构老师带上画笔、画板、教案,组班来博物馆上课,“前不久办的《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展览,每天都有美术老师带学生来”。

  来这里学习的学生,小到幼儿园的儿童,大到研究生。清华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办的美育通识课,每学期会到博物馆现场教学,清华美院的师生也会来博物馆临摹教学。

  一些高校根据教学特色办了高校博物馆。三峡大学的三峡民俗文化馆收藏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那是1944年南京国民政府邀请美国水电工程专家来华勘探后,第一次用图纸、文献系统化科学地规划三峡工程开发计划。这份报告吸引了很多水利电力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来博物馆参观。

  一位校友给江西财经大学捐赠了明代以来的各类税收票证,江西财大用这批珍贵税票办起了中国税收票证博物馆,学校许多班级在这里开展实践教学。

  江西财经大学档案管理中心李欣珑介绍,税务专业的老师一边带学生参观博物馆,一边讲中国财税史。外语专业的老师鼓励学生围绕税票税史开展口译。还有学生讲解员创作讲解短视频,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讲税票的故事。连留学生也来了,通过税制的发展,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曾有一群税务专家从山东专程而来,花了近3个小时,俯着身子一张一张地研究馆藏的税票,称赞博物馆的藏品专业性强、品类专一、时间跨度大。“都是宝贝。”“这是孤品。”李欣珑听到专家们如此讨论。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馆长詹伟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教授们会围绕藏品研究陶瓷纹样、考古断代、历史价值等,并开展学术讲座、论坛。

  詹伟说,2024年,来馆参观的中青年研学团变多了,成员大多是工作多年的资深企业人士。一个由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组成的研学团,想从馆藏的陶瓷里寻找艺术启发,投入到设计工作中。

  江西服装学院从2008年就着手打造服饰博物馆。副馆长孙承飞回忆,当时,江西服装学院的理事长是裁缝出身,坚持民办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训练动手能力,必须看服饰的实物,多上手。“理事长有个心愿,要让学生看到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

  于是,江西服装学院的多位老师奔赴许多省份采购服装,慢慢地,集齐了56个民族的服饰,积累了上万件服饰藏品。教学时,老师把展品拿出来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有些展品甚至可以上手触摸。

  孙承飞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关注点不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会研究服饰的纹样、传统工艺设计;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钻研布料;服装人文专业的学生通过观看各个时代的服装,对服装变迁史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在博物馆学习过的学生毕业后,有人把各大服装比赛的获奖作品捐给母校的博物馆,还有少数民族校友自发收集民族服饰捐给博物馆,“大家捐赠的初心是希望服装设计行业越来越好,通过博物馆教育培养更多人。”孙承飞说。

  博物馆是无字之书

  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认为,博物馆能给学生一个书本上得不到的新角度,激发兴趣。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20年前,一个湖南偏远山区的学校组织学生来湖南博物院,让学生自带干粮,在车上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到博物馆参观后,下午再返程。

  组织参观活动的校长解释:“我们许多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我冒着那么大风险把他们拉到省城的博物馆,就想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看到山外的世界,留下一点点印象。”

  这让陈建明很有感触。他在《博物馆是什么》一书里提到,很多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校友”,他们对自身事业的兴趣始于孩童时代参观博物馆的经历。

  1999年出生的北京男生王子睿就是长在博物馆的孩子。他现在在北京建筑大学读研究生,决定学建筑的种子,是在博物馆和图书馆埋下的。

  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在中小学阶段,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发一本实践手册,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然后写观后感。他在博物馆里了解北京的历史,喜欢上北京的四合院。

  他在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当了6年志愿者,每周当一次讲解员。这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也是社区博物馆,展厅里许多老物件是居民捐赠的,还有社区居民当志愿者讲解员。

  王子睿说,史家小学组织过小学生志愿者,每个小学生讲一个展厅的内容,接力讲完史家胡同博物馆,“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脚下的胡同和身处的城市”。

  《博物馆是什么》书中介绍,1905年,实业家张骞创办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同一年发生的大事还包括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到了民国,博物馆归教育部管理,与学校教育接轨,1935年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时,明确提出博物馆要“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

  “博物馆应该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场所。”陈建明在书中说,“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也一直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它的亲兄弟是图书馆,一个读有字之书,一个读无字之书”。

  许多成年人在描述参观博物馆的感受时,不约而同会提到“时间”。周莳江说,在博物馆里,她能短暂地与外界快节奏的生活隔离,悠闲地游荡,不再与时间较劲。

  一名1996年出生的“上班族”说,在博物馆里,她忍不住想,现在用的电脑会不会成为若干年后的文物,标上“某某时代打工人的生产工具”?有没有后来的人研究现在打工人的生活?她享受在博物馆里时空与人的互动,尤其是看画作真迹,“一睹真容”,能想象画家落笔的心情和状态,比在书本和电子设备里看更有真实感。

  一名在洛阳出生长大的博物馆爱好者,许多次地参观龙门石窟、关林。他回忆,每个年龄段看石窟会有不同的思考:20多岁看时,更容易因直接的视觉冲击而震撼,30多岁再看,联想到龙门石窟的时代背景,人站在地上,不自觉地从下而上地仰视着石窟佛像,有了新的感受。

  “我最享受在博物馆里跨越时间,战胜时间,可以用昨天解释今天。”他说,观看时,仿佛自己站在历史现场,“好的博物馆能教人认识世界,在历史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曾对媒体举过一个例子:日本的东京奈良博物馆曾为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办了一个回顾展,一位50多岁的观众留言,他原本失业了,没有技能,年龄也偏大,想自杀,但看完展览又唤起信心,在创始人身上找到了力量。

  韩永回忆,有一次引进外国文化展后,有观众表达感谢,因为博物馆让“北京市民在家门口的博物馆就能看到世界文明”。

  了解世界,不仅能拓宽人的视野,还能弥合社会矛盾。韩永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举例,“9·11”事件之后他去美国,发现美国很多博物馆在做伊斯兰文明展览。他不理解。当地的博物馆从业者解释,因为恐怖袭击,美国民间对阿拉伯人、伊斯兰人有歧视情绪,博物馆希望让更多美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文明和恐怖事件无关”。

  敞开大门,克制阐释

  一个博物馆对展览的用心能轻易被观众感知到。2024年12月3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小国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展览的门口,讲解员遇到来看展多次的观众。一名观众说:“回家回味了,还想再来听一次。”

  在两个小时的讲解里,讲解员抛出了许多个问题:噩侯方罍上的神面纹是什么意思?是中央还是地方铸造的青铜器?铭文上的“旅”字,学者猜测可能有3种意思,具体是哪个?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但讲解员也讲了学术讨论会上学者的争辩和她自己的思考,讲以前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后来是如何一步步解决。至于已经有定论的问题,早就放映在藏品旁边的屏幕上:用CT给青铜器照X光,会发现青铜器的“腿儿”里面灌了陶土。

  下午讲美术展的讲解员更加“谨慎”,“每个人对画的理解不一样,为了讲这个画,我看了15至20本书才准备的讲解词,更多是陪着你们一起看”,“我讲的都是我理解的,你可以在此基础上作无限的扩展”。

  杜鹏飞解释,文物展的讲解“要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美术展更应该少阐释,“审美是一种直觉”。

  他强调策展人的重要性。2019年,一批阿富汗的文物在中国巡展,此前6站展览把国外展览的解说翻译成中文,没有学术梳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用两个月的时间,重新梳理了这批文物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再用世界各地另外5000张图片辅助,帮助观众理解东西方文明在古代阿富汗的交流碰撞,获得许多观众的好评。

  “需要有学术积淀、快速学习的能力、美学修养、懂得展览叙事的人才”。杜鹏飞说。

  陈建明欣喜地看到,一批在海外留学读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回国,到各地的博物馆工作,中国也有多个高校开设了博物馆学相关的专业。

  杜鹏飞发现,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博物馆,会催着“仔细看,回家写作业”。他认为可以把博物馆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放下求知焦虑,“走进博物馆一定有收获,别有目的性”。

  “博物馆只是打开一扇窗而已。”杜鹏飞用画家吴冠中举例:吴冠中偶尔去了杭州艺专参观,看到教室里师生在画素描、画水彩画,爱上了美术,放弃机电专业改学画画。

  韩永认为,“博物馆不是讲真理的地方,而是教你发现真理的地方”。

  至于每个人发现了什么,因人而异。首都博物馆的观众留言簿上,有观众用潦草的字写下:“令人震撼!”还有儿童写下当时的感受“辛福”(幸福——记者注),有人来博物馆过生日,觉得自己过了有意义的一天,还有人在此“了解了未曾知道的事情”。

  也有看得仔细的观众写下了意见,比如某个展览没有结语,结束得突然;地面没有标识,观众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研学团队比较吵,影响其他人的体验;走廊设计有缺陷,走着走着头被磕了。

  还有人细究具体某个字的延伸解释:“展厅最后篇章的文字讲解,毛泽东在颐和园宴请20位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建议应该用小字解释和共商国事的区别,以增加学习知识点。”

  陈建明记得,他去美国交流时,听到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的馆长强调博物馆的开放性,“博物馆应该尽可能敞开大门,哪怕你进来遛一圈狗,我都是欢迎的”。

  有人躺在博物馆的长椅上,睡了一个好觉;有人在博物馆前的院子晒冬日的太阳;还有一位母亲没到现场,通过儿子的视频电话看到了李莲英的玉扳指。

  2024年11月29日下午,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一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的手机拍藏品;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一点点挪着脚看展,累了就用拐杖支撑在墙壁前休息;十几个外国面孔跟着中国导游也来了,导游借这700多米的胡同讲中国近现代史,讲了一个多小时。

  当讲解员提到西直门曾经是给皇上运水的通道,一位头发花白的女性喃喃自语,“我小时候听老人说过”。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