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1月1日表示,2024年埃及接待的游客数量突破157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2024年,前往埃及的中国游客数量也有显著增长,埃及全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超过3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65%。埃及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打卡”埃及,感受这一世界文明古国的魅力。
旅游风光多姿多彩
埃及的旅游风光包罗万象,充满了文明古国的独特魅力与神秘风情。多姿多彩的旅游风光能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这是埃及作为旅游大国能够持续“吸粉”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对古埃及历史感兴趣,埃及“老博物馆”里的30多万件藏品足以让游客大饱眼福。备受期待的大埃及博物馆将在今年全面开放。这座耗资10亿美元、前后筹备近20年建成的新博物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明考古博物馆。如果想感受古埃及帝国的雄姿,可以沿尼罗河一路向南抵达卢克索和阿斯旺,那里有气势恢宏的帝王谷和法老神庙,承载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与神秘。如果想探究金字塔的奥秘,除了必看的三座“大金字塔”,埃及境内现存的其余100多座形状各异的大小金字塔或许会揭开不一样的谜底。即便不愿远行,只想在开罗市区逛逛,依然可以看到跨越千百年的城堡、集市以及风情万种的历史建筑。每一条看似不起眼的街巷,都有着诉说不完的故事与传说。游走在开罗的街头,仿佛穿越时空与埃及的历史对话。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埃及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埃及东边的红海是全球十大潜水胜地,近800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全球闻名的珊瑚暗礁。向北,拥有地中海气息的埃及又是另一番欧陆情调,东西方文化在亚历山大交融碰撞。此外,埃及大部分国土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黑白沙漠的探险之旅能满足游客对浩瀚沙海的无限遐想。不易抵达的希瓦绿洲是埃及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如今也成为众多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备受中国游客青睐
埃及交通便利、物价低廉、民风淳朴,坐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据了解,各种公休假期以及学生寒暑假是中国游客前往埃及的高峰期。
2024年春节期间,记者曾前往埃及海滨城市赫尔格达度假,一路上遇到很多中国游客。他们中大多数是参团出游,还有一些年轻人是结伴出行的“背包客”。旅途中,记者感受最明显的是来埃及游玩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在赫尔格达的街头,随处都能听到乡音。
为了方便更多中国游客“打卡”埃及,中国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开设直飞航线。目前,从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到开罗的直飞航班每周有30班,由埃及航空以及中国东方航空、四川航空、海南航空共同提供服务,这让中国游客前往埃及的旅程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实惠。记者了解到,在旅游淡季,前往埃及的单程机票价格低至2000元左右,旺季时段的价格相比其他北非和中东旅游国家也便宜不少。“高性价比”成为埃及吸引中国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人商业发展欣欣向荣
络绎不绝的中国游客为埃及华人商业的繁荣发展增添了活力。记者注意到,近几年在埃及做餐饮和旅游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每隔一段时间,就听说有新的中餐厅开张,不同档次的华人民宿和旅行社遍地开花,为中国游客提供了更多个性化选择。对于眷恋家乡味道的中国人而言,在埃及开设的各式菜系的中餐厅,随时可以满足他们漂泊在外的“中国胃”。
欣欣向荣的埃及华人商业不仅方便了出门在外的中国游客和旅埃华人,也给埃及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在开罗,“七区”和“马阿迪”是华人较为集中的两个区域,中国超市、餐厅、奶茶店、桌游吧、理发馆等店面应有尽有,已然发展成为民众眼中的“唐人街”。
记者常去一家名叫“一把盐”的烧烤店,该店特色是明火现烤的小把肉串,在开罗是独一份的美味。中餐厅老板阿里告诉记者,前来光顾的不仅有本地华人和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许多埃及人也是常客。除了中餐厅,中式奶茶店在埃及也甚是火热。几家在开罗经营多年、口碑载道的“老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队,中国奶茶也逐渐成为备受埃及年轻人欢迎的时尚饮品。
努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旅游业是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打造更具特色的埃及文旅形象,埃及政府近年来采取多项举措,努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埃及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雄心勃勃,目标是争取到2025年实现接待国际游客数量超过1800万人次。
旅游合作是中埃关系的重要内容。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谢里夫认为,埃中两国旅游合作潜力巨大,到埃及的中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对埃及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埃及机场和主要景区都配有中文标识,埃及旅游部门的官网也有中文页面,大型酒店几乎都配备了中国厨师。2024年春节期间,埃及旅游促进局联合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还在开罗国际机场专门举办了迎接中国游客的仪式。
2025年春节将至,预计埃及将迎来新一波中国游客潮。经营华人旅行社的小马满怀期待地向记者表示,有几个大型旅行团近期将陆续来埃及旅游。“去年的生意不错,希望今年埃及旅游热能继续火下去,欢迎更多的中国朋友到埃及游玩。”
(本报开罗1月5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陈天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