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旅游行业十大热词盘点

2024-12-31 12: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2024旅游行业十大热词盘点

2024年12月31日 12: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随着2024年的落幕,回望过去一年的旅游行业,不禁被一系列热词所吸引。这些热词不仅是旅游趋势的风向标,更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从“阿勒泰精神”到“黑神话效应”,从“美食的诱惑”到“city不city”,每一个词汇都映射出当下旅游市场的新动向和消费者的新需求。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复苏,也为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热词背后的故事,探索它们如何塑造2024年的旅游行业,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旅行方式。

  ·旅游强国

  今年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随着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民生属性与幸福功能日益彰显。坚持旅游发展为了人民、旅游发展依靠人民、旅游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的旅游,已成为大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深入践行旅游为民理念,不断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广大海内外游客通过旅游,更好地感受中国的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才能坚定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天水麻辣烫

  2024年2月13日,天水网友“一杯梁白开”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自拍的麻辣烫视频,短时间内得到127.5万赞,被近两百万个网友分享。3月,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吸引了众多美食达人的关注,并纷纷到天水打卡、探店。一时间,天水麻辣烫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

  去年至今年,淄博烧烤和天水麻辣烫相继火遍全国,成为吸引游客的美食打卡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一顿美食,奔赴一座城”,“舌尖上的旅行”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美食出圈的背后不仅是美食的胜利,更是地方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年轻消费团体、政府支持、体验式消费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同样启示城市应更加注重长期的品牌建设、文化内涵的挖掘、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及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我的阿勒泰》

  今年5月份,由知名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为阿勒泰及新疆旅游带来“泼天富贵”,“一键激活”新疆多个低调的村庄。这不仅是影视IP的成功,更是“文化IP”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

  2024开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提出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计划同时提出8个创作方向,涵盖乡村振兴、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等。

  随后,各地积极跟进,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作计划,同时开放式地将美食、美景、非遗、历史等地方性符号纳入叙事中,促进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线下经济交融交汇。目前,“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已发布五批推荐剧目,涉及162部作品。文旅题材微短剧创作风潮已启,地域文旅名片和旅游体验打造也正进入迭代期。

  ·“city不city”

  今年6月,一位名叫“保保熊”的外国博主,在中国旅游期间,总用魔性语调问妹妹“city不city”,这种洗脑的口语在大家的演绎下,迅速成为形容城市化、洋气、好逛的代名词,“city不city”随之成为热点,并在年末被列入“2024年十大流行语”。

  自去年以来,我国持续优化入境旅游措施,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新手村”北京、上海、广州,“进阶版”成都、西安、重庆,“Hard模式”新疆、青海……亲身体验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city不city”流行的背后,既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认同,也折射出中国旅游的生机与活力。

  而伴随当下城市与乡村的消费平衡,自由行和可持续旅游的兴起,“city不city”在反映城乡间消费变化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旅游消费中个性化、安全性、科技便捷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新趋势,这些新的变化也将继续影响旅游市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申遗成功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位居世界前列;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达44个,持续位居世界第一。

  春节和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二者申遗成功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北京等城市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增长。特别是北京中轴线成为了北京旅游最大的“IP”,进一步带动了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申遗成功既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这无疑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启一个新天地。

  ·冰雪经济

  为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今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前不久,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冰雪经济的相关资源正在不断盘活,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冰雪运动的兴起不仅点燃了人们的运动热情,也进一步推动了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如今,除东三省、新疆、河北、内蒙古等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外,冰雪经济在大江南北持续升温,“冷”资源不断助燃“热经济”。预估2025年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黑神话:悟空》

  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自8月20日上线后,迅速吸引全球游戏爱好者的目光。在游戏的36个取景地中,山西省独占27个。山西当日同步启动“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发布系列主题线路,发放通关文牒、周边文创以及规划设置线下打卡等,山西文旅顺势火爆出圈,以至于“跟着悟空打卡游山西”一度成为一种新的文旅潮流。

  近年,《黑神话:悟空》从《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等国风IP的一次次出圈,让外界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IP的撬动力。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IP基础上,用创新的、交互的、共情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激活其内生力量已势不可挡。

  当下,随着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越来越游戏化、虚拟化、影视化、数字化、故事化,这些新质生产力在带来更多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正源源不断地为现实中的文旅赋能提供新思路。

  ·免签

  今年以来,中国的免签政策持续放宽和优化。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个小时和144小时延长为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进一步扩大外国人停留活动区域。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86.2%,通过免签入境人次同比增长123.3%,预计2024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

  当前,入境游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免签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入境游游客的复购率,提升国际旅游影响力。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即将到来,预计入境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银发旅游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标志着中国银发经济发展元年的到来。作为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发旅游正推动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2024年以来,银发旅游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如今的银发旅游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而是更注重生活品质、身心健康和文化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提出,预计到2028年,银发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万亿元。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未来银发旅游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上涨势头。精准把握银发族的旅游需求,让旅游产品适老悦老,如此才能更好助力银发族奔赴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低空旅游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8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鼓励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之后,湖南、四川等地相继发布“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整体上看,我国低空旅游市场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还存在产品单一、供给有限、主体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诸如低空空域管制、基础设施和服务薄弱、技术人才匮乏依旧是影响低空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多地推进低空旅游产业落地,以及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建设,对于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赋能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有效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符合新消费的设备、设施以及产品和服务,提高低空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将有力推动低空旅游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 :魏金金)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