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有镇北台,西安有兵马俑,谁会跑到赤牛坬这个穷山沟沟来?”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中,当地村民高又责在面对村委会班子提议时发出的疑问,也映射出当时很多村民的内心想法。
赤牛坬村,坐落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四面龟山环抱,山大沟深,土地贫瘠。
“我们这儿没有矿,没有风景名胜。你说,咋发展?”回溯当年摸索前行的过程,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叹息道,那时村民们焦虑的声音时常萦绕在他的耳边。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天天过着,村里很多人就想往外走。针对这种情况,村“两委”班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着有想法、肯用心、善谋划的村民,到外地考察调研。
高根强说,经过深入考察学习,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村“两委”结合本村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确定了以农耕文化旅游业为主导,建设“红枣名村、旅游新村、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和以黄土地貌及特色建筑体奠基、以民俗文化及农耕文化铸魂、以产业导入及融合发展塑形的发展思路。
方向有了、路子定了,下一步就是付诸行动。先从哪里着手?“咱们村有许多使用过的老物件,可以集中起来办展览。”赤牛坬村村民高卫勤灵机一动,“还可以来场实景演出,村民平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放下锄头就是演员,把咱们的原生态农耕文化展示一下,说不准游客爱看呢!”
“这想法好!”“就这么办!”村民们聚在一起,纷纷叫好,并不断有人补充新的好点子。
就这样,在大家集思广益下,村里开始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三老”的文化潜力和价值,推动“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走上特色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具体是怎么做的?”记者好奇地问。
高根强娓娓道来:首先是让“老物件”讲述文化。村民搜集整理出来不用的家居摆设、手工艺品、农具等传统生产生活用品,保护修复后集中陈列,打造出陕北首家成规模的民俗博物馆,68间展厅展室展出展品15万余件,展现陕北源远流长的黄土文化和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高根强一脸兴奋和自豪,“还有就是让‘老窑洞’留住乡愁,村里依托原有山形地貌,对核心区域的上千孔老窑洞建筑群进行翻修改造,依势造景,建成具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群,展示窑洞这个黄土高原代表性建筑的发展史”。
“再就是让‘老农民’走上舞台。”高根强介绍,“我们以重现农耕记忆为主题,半山半水为舞台,村内150余名老农民为演员,再现日常生产生活情景,打造出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
“这场实景演出可是我们村的‘金疙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喜欢看。”11月14日,刚送走一拨观演完毕的游客,赤牛坬村驻村第一书记薛楠楠就热情地跟记者聊了起来,“演出都由村民自演,带动了160多名村民就业。大家有事干,也就有了盼头,心也就安定下来。”
一组数据证明薛楠楠所言不虚:自2016年开演以来,《高高山上一头牛》已演出1000多场,平均每年为每位参与的村民增收6000余元,最高可达上万元。
2022年,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和陕西省乡村振兴局指导的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开机拍摄。2023年,该影片斩获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乡村振兴影片奖”。
“这部影片讲出了我们赤牛坬村质朴生活的真善美,也见证了我们村的奋斗成长历程。”赤牛坬村村民、退休老教师高思茂感慨地说,“这就是我们村的故事,它持续温暖和鼓舞着我们每一个赤牛坬村人。”
据了解,为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赤牛坬村持续探索,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将村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设公司管理运营景区,2024年以来共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同时,村里还成立红枣、手工挂面等5个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兴办农家乐,吸纳就业100余人,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
如今,赤牛坬村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据统计,2023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0万元,村集体收益达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6万元,人们真正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赤牛坬村也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这些是荣誉更是鞭策。我们将继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高根强说。
(记者 李洁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