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城市更新慎用“一键重启”

2021年10月22日 10:17   来源:新华日报   杨 丽

  原汁原味的江南街巷里有了推理馆、虫文馆、24小时书店;原住民敞开庭院,与游客们共享院落美景;引入文创工作室,设计师、创业者和原住民共处同一屋檐下……作为南京22个历史风貌区之一,小西湖街区经过微更新改造,从破旧街巷蜕变为可游可看、宜居宜业的历史文化古街,吸引游客市民争相“打卡”。

  老街巷是在城市肌体上“长”出来的,是城市的底色和名片。老街巷“再生”,是城市空间升级改造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造后的小西湖街区,提升了颜值,延续了文脉,保存了“乡愁”。这个案例启示我们,老街巷微更新,需要改变外表、改善功能,更需要保留记忆。

  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地方的微更新变成“伪”更新,动辄“一键重启”,推倒重建。有的地方历史街区和建筑“流水线”化,粗制滥造,失去原有风貌;有的地方过度商业开发,充斥着“千铺一面”的店铺,游客退去就成为空巷;有的地方把原住民请出老街巷,“根”断了,记忆也不在了。

  老街巷的更新,说到底是为了激发城市活力,而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正在于文化和历史。“一键重启”式的改造,只注重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漠视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原住民的生活习俗等,不能不说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遗憾。老街巷的更新应当摒弃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否则商业开发和文化旅游就会喧宾夺主,导致原本具有文化底蕴的老街巷充斥着“假古董”和“伪民俗”。

  老街巷更新的关键,在于既要保护好历史街区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又要不断吸收新业态、保持新鲜活力。这不仅需要协调设计规划、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问题,更要关注人的需求。一方面,要留住原住民,让这些城市记忆的承载者成为改造更新的“局内人”,让历史街区延续人文记忆;另一方面,要融入新业态新元素,吸引新客流,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生机。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摒弃“大拆大建”“一键重启”的方式,在保护、修缮、改造、运营等各环节因地制宜地进行渐进式微更新,更好留住历史文化记忆。比如充分尊重原住民的意愿,项目组成员、设计专家走进百姓家门,一起商量着办;预先组织评估论证,确保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除历史遗存、不砍老树;邀请历史学家等一起为留住记忆出谋划策。只有把建筑留下,把人留住,才能为老建筑老街巷注入活力,延续城市的文脉。


(责任编辑 :秦佳鸣)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