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如黛,碧波流淌,白鹭翔集。每当你来到光泽,还未展开旅程,仅是富屯溪畔这日日可见的风景,就在你心中定格成了一帧隽永的相片。
用“生态”作为光泽的资源禀赋标签,没有人会置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标直视“生态+”旅游,结合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城”,锁定乡村休闲游、圣农观光工业游、红色革命教育游等三大主题,注重规划先行、资金保障、统筹发力,让“生态光泽”实现了“近悦远来”。
生态+特色:“画里乡村”也有诗与远方
每到周末,就有上千人涌进鸿建山庄。这个地处城郊、占地三百余亩的农庄,能顶着“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单位”、“全国水乡渔村示范单位”、“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等诸多光环,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蔬菜种在公园中,甲鱼养在蔬菜里。青蛙妹妹来灭虫,蚯蚓哥哥把病防,生态养殖零排放。”“庄主”吴建平给山庄推行的生态循环农业编了首顺口溜。鸿建产的农作物不仅纯天然,而且还很“特别”。嚼一棒玉米吸收的花青素,相当于吃半斤蓝莓。采摘时还得戴着手套,咬一口嘴边满溢紫红汁液;明明是冬瓜,可长得圆滚滚像小南瓜,还如水果般爽口;拥有八种颜色的辣椒、不会腐烂的蜜本南瓜…… 40多亩地上究竟种了多少稀奇作物,连吴建平也给不出个准数。它们中大多数来自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少数“国产货”还尚处试种阶段,别处轻易不能见到。它们除了能让山庄的采摘热持续升温,还是当仁不让的“摇钱树”,如花青素玉米、板栗南瓜等,亩产纯利逾万元。一个韩国迷你冬瓜,就能卖出25元的好价钱。
有的人来鸿建尽享田园风光,有的人则是来滋养心灵的。
吴建平耗费十多年时间,在全县和毗邻的江西省资溪县收集并迁来了13幢明清古建筑,改造成民宿、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亲近古屋,聆听典故,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被唤醒了。
将农业打造成旅游农业、农田改造为景观农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纪念品,鸿建山庄成功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取经人”。
为鼓励农民或其他经营主体利用自有住宅或租赁农户住宅、村集体用房、农林场房开展特色民宿经营,并向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服务,县里还出台了利好政策,对符合要求的经营者一次性奖励5万元。
当然,美食远不止鸿建的奇瓜异果,好生态也孕育了光泽丰厚的饮食文化。不少乡镇开始尝试借力节庆扩大知名度。李坊的红烧猪蹄声名远扬,已举办了两届“蹄艺”争霸赛。华桥乡光华渔业合作社去年投放的7500多公斤小龙虾种苗,今年上市后热热闹闹办了场小龙虾美食节。一直倡导通过精塑“一乡一品”擦亮地方名片的光泽县,已在为9月份召开的南平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筹备“十佳旅游伴手礼”评选活动。
生态+工业:圣农小镇的蓝图华丽铺陈
自项目启动后,圣农特色小镇的一举一动都是市场的关注焦点。预计今年8月底才会完工的圣农小镇步行街,97间店铺去年开售便被抢购一空。
这个规划总面积3.46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规划人口约2万人,总投资30亿元,目标是打造全国知名的白羽鸡特色小镇、中国食品生态旅游城和中国知名美食特色小镇。
产业上坚持特色、旅游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产城融合的一体化功能聚集区;形态上具备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与风情。因主要投资方之一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一、世界第七位的白羽肉鸡企业——圣农集团,按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小镇格外令人期待。
这将是一座承载地域生态文化的魅力小镇。
“鸡”,当仁不让成为小镇建设最闪耀的元素。投放以圣农食品六厂为主的工业观光游线路,是为企业的转型升级选择的一条新路径。在建成后的圣农小镇,“鸡”的主题会被进一步强化,将设置卡通形式的鸡雕塑小品,展示全球鸡品种;建设百禽园以及与鸡有关的主题乐园。
开发集研学科普、娱乐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这一建设理念始终贯穿小镇的旅游项目建设中。
小镇紧邻富屯溪,自然环境优美,田园景观完整。按照规划,在以富屯溪滨水空间为骨架,沿鸾凤大道串联生活空间形成的休闲景观轴线上,规划总面积约1575亩的十里铺—卧牛山片区将是“点睛之笔”:九龙峰、卧牛山、洪光塔、湿地公园、农家乐、水上乐园……“产、城、人、文、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这里还将是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力小镇。
圣农庞大的员工队伍中,约有六七千人来自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按照规划,步行街将打造成美食街,除了囊括光泽当地知名小吃,还将汇集云、贵、川少数民族特色食品。占地面积总计三四千平方米的两个民族广场,每逢云、贵、川少数民族重大节假日,都将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泼水节”、“火把节”……让游客也能花式过节过足瘾。
生态+人文:红色游迎来全面改造升级
初夏的燥热,没能侵扰到寨里镇大洲村的静谧。掩映于青山翠林的大洲谈判旧址,凝视着对面去年新落成的大洲谈判纪念馆。
光泽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厚重。光泽苏区创建于1931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县,1930-1937年曾经是中共闽赣省委机关所在地。1937年10月,中共闽赣省委与国民党江西省当局在大洲村就国共合作抗日举行谈判并取得成功,结束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促成闽赣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完成了闽北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的历史使命。
作为新四军的诞生地之一、省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和省国防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谈判旧址,吸引了无数人到此追思缅怀。2017年,寨里镇新建的大洲谈判纪念馆,建筑面积640平方米,并配套建有展厅、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雕塑等设施。
1932年冬--1933年秋,周恩来、朱德亲自指挥中央红军占领光泽县城,并在光泽牛田组织开展第四次反“围剿”和部署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前期工作。
为更好地保护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历史资源,永续红色军事文化光荣记忆,光泽县谋划生成的牛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上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牛田红色行营陈列馆、红军墓、红军医院和红军亭修缮、红军标语修复等。
杉关村是光泽县止马镇闽赣交界边境的古村落,福建最早的一条出省公路贯穿全村,村中有号称“闽西第一关”的杉关古关隘,拥有龙樟生态园、宰相井、张王庙、战神亭、闽赣两省公路界碑等独特旅游资源。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还曾在杉关关口亲手植下一棵香樟树。
近年来,光泽县有心挖掘杉关文化内涵,加强与武夷山、江西资溪、黎川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对接,将其打造为集古关怀古--古关隘、兵铺、古驿道、民宿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为提高杉关生态文化园的吸引力和旅游服务水平,县里还将通过引入具有资金实力和专业经验的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游客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美食城楼、民宿古楼、自驾车营地、游步道、索道、滑道、200亩特色农业观光游览等项目,进一步丰富杉关的旅游业态,解决旅游设施的修建和后续运营问题。(苏婷 高德运 朱玲)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