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东北雪村如何绕过野蛮生长的弯路

2018年02月02日 10: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褚晓亮 段续 长春报道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个别门店“宰客”,洁白的雪乡被蒙上了黑影。如何让火热的雪村绕过野蛮生长的弯路?如何让淳朴民风和商业氛围并存?记者近日走访了吉林省境内、长白山脚下几家正在发展中的雪村、雪乡,探寻健康发展的答案。一位干部的话令人印象深刻:“心里急,但必须想好了再干,防止无序发展让白雪变‘黑’。”

  个体经营与规范管理关系须“整明白”

  吉林舒兰市二合屯,游客从“吉林雪乡·舒兰二合”牌匾下鱼贯而入;临江市松岭雪村,游客扛着“长枪短炮”卧在冰雪里抓拍美照;与朝鲜隔江相望的坡口村,农户开起农家乐,100元一晚。

  这几个雪乡有着相同的成名路径:先被摄影爱好者发现,进而成了旅游景点,农户开始自发搞接待。每日动辄上千游客进入,个体农户往往会出现问题:标准不一、价格不同、投诉无门……不容易监管。发展中,记者走访的几个雪乡已经意识到问题,他们或成立公司,或建立标准,监管景区服务。

  二合雪乡,村集体成立旅游公司,统一分配客流。负责人杨凤艳每天挨家逛一圈,检查卫生,监督价格。每家都有意见簿和统一价格的菜牌,一盘五花肉炖白菜28元。

  临江坡口村农户门前,有的悬挂“千家旅舍”的招牌,屋里干净整洁。建立“千家旅舍”,是临江市国企鸭绿江旅游投资公司的主意,统一食宿价格,实施宾馆化管理。“被褥一客一换。”负责人孙福龙说。

  农家违规,严格处罚!统一管理下,违规者将被纳入黑名单,直接影响收入。二合曾发生过客人投诉的案例,旅游公司严厉批评农家,“改正态度良好。”杨凤艳说。

  采访中,许多管理者也在探索,通过卫生、物价、旅游等监管联席办公,出台规范,把“宰人”扼杀在萌芽中。

  村集体要独立 不能让资本“撵着走”

  雪村火了,收入多了,不知名的小村庄突然迎来巨大商业机遇,雪乡成了资本洼地,投资者争相进入,期待分食这块蛋糕。

  记者走访二合、松岭、坡口、邱家岗等长白山下的雪村、雪乡,已有投资者跃跃欲试。“花十几万年租金包个农家乐,应该能挣钱。”有人说。

  丰厚利益面前,如何让淳朴的乡风保留,让从业者保持良性发展的初心?“不能让钱撵着走。”二合屯支部书记卢才书说,“招商引资必须以健康发展为前提,不能为了钱什么都上。”

  二合引进几家企业,有着自己的考量。建滑雪场,做大冰雪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雪场和村集体形成共同体,一年给集体十万收入,往后每年递增30%,还雇了30来个村民,每月2000工资。建特色动物体验园,拉着远近闻名的“狍子王”王玉华在村里养了几十只“傻狍子”,游客争相与其合影。

  既要守住农民利益,又要促进乡村振兴,还要避免过分逐利,捋顺利益链条需要花功夫。去年曾有个雪村,村民和打算统一经营的旅游公司发生纠纷。公司想用大客车来取代村民个体经营的小面包,但遭到反对,最终企业撤出。

  几个雪乡走访下来,虽然都有外来资本介入,但现阶段还是比较协调。大家意识到,雪乡不能被资本和金钱的逐利特性绑架,农村终究要以农民、农业为核心来发展振兴,村集体要把握主动权,不能被资本撵着走。

  别让盲目开发掩盖了乡愁

  二合雪乡,雪花慢慢飘落,鸡鸭脚印清晰可见,不时有几声犬吠,静谧安详;松岭雪村,山谷悠荡,积雪绵厚,民居错落山谷两侧,山水画一样的美景让人沉浸其中;邱家岗村,远远望去一片林海,白雪映衬下,像世外桃源……

  山西游客张志红正在组织团队从松岭踏上归途,大家意犹未尽。“我们为了原生态美景而来,重温童年,重温乡愁。”他说。

  游客越来越多,景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不足,亟待升级。为了吸引更多人,可能需要新建一些景观,新修一些游乐场所。旧与新的转换中,如何不破坏原生风貌,如何保留乡愁,是长白山下每一个雪乡都在思考的问题。在临江市旅游局局长庞艳看来,开发的前提必须是保护,决不能让乡村不像乡村。

  没规划清楚之前,一点都不能动——这是松岭雪村的军令状。临江市将松岭村纳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投资为村子修建做了上下水、厕所等许多“看不见”的改造,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风貌。“动一堵墙都要寻思寻思。”村支部书记张尤楼说。

  在二合,家家户户装上了木质院门,恢复了“老样子”。新建设的观景台,也远离村落主体。卢才书说,一定要避免过度的包装,“农村到处是钢筋水泥,那还叫农村吗?”

  修旧如旧,不追求新奇,雪乡就能成为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家乡。采访中,雪乡的建设者、运营者都看得很开:功成不必在我,发展更不是朝夕之功。“不让白雪变‘黑’,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关键。”松岭雪村所在的珍珠村村支书张尤楼说。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