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从2017年云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云南省确定2017年为“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新业态新产品培育推进年”。今年,云南力争实现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5.6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6700亿元的目标。
2017年,云南旅游力争在产品和品牌建设、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贫、市场监管和服务质量、对外开放、旅游信息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云南省将采取十大措施确保旅游业目标的完成,推进产业持续快速转型升级。
建设4条精品旅游带
要抓好国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列入云南的“13334”项目实施,即建设1个重点会展目的地(昆明),3个旅游功能区(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区、乌蒙山民族文化旅游区、滇黔桂民族文化旅游区),3条廊道(楚雄至攀枝花滇川风景道、富宁至靖西滇桂粤边海风景道、大香格里拉区域风景道),3类特色旅游目的地(泸沽湖、抚仙湖湖泊旅游目的地、普达措湿地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4条精品旅游带(昆昭楚丽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楚大丽香藏羌彝文化旅游带),积极打造一批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提升云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进15个生态旅游区建设
加快推进迪庆普达措等15个生态旅游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昆明滇池等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玉溪抚仙湖等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制定出台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配合省发改委抓紧设立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更大范围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云南省旅游文化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大力推广PPP模式,推动一批旅游文化重大项目按照PPP模式进行包装设计和开发建设。
结合沪昆、南昆高铁开通运行,督促和指导沿线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沿线旅游要素供给水平,增强沿线旅游设施支撑能力。
提高云南5A景区数量
提高云南5A景区数量及A级景区总量在西部和全国排位;加大对全省12家国家级、37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指导和服务,加快推进怒江大峡谷等15个生态旅游区,昆明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等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以及昆明滇池等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
还要抓产业扶贫。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推动抚仙湖—星云湖片区改革
要抓区域性综合改革。继续推动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星云湖片区、大理苍洱片区、昆明世博新区四个综合试点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全省各地区发展提供经验。
要抓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各州、市完善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机构;继续抓好旅游警察试点,加强“12301”旅游投诉网络平台的管理,建立旅游纠纷常态化的快速处理机制。
2017年云南旅游业发展5大目标
2017年全省A级景区总量达到250家以上
完成乡村旅游投资200亿元 带动20万贫困人口脱贫
基本杜绝“不合理低价游”
加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
旅游市场电子监管系统覆盖全省16个州市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