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宁波网约车资格证昨开考 第一天通过率不到两成

2016年12月29日 10:32   来源:钱江晚报   王健

  黄宗羲是哪个朝代的人?宁波话“老江桥”用普通话怎么说?宁波话“冒得宁客造孽”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些题目,你是不是也懵圈了?昨天上午9点,宁波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首次开考,首批参加考试的121名司机就遇到了这些题目。有些司机都一二十年没有参加过考试了,碰到这样的题目,结果当然有点惨,整体合格率不到两成。

  今后,网约车司机都得持证上岗,要当好一名合格的网约车司机可不简单。在阿拉宁波,不懂点当地的人文地理知识,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宁波当过网约车司机。

  把大多数司机考懵圈的题目

  你能答对几道?

  昨天上午10点多,宁波首批参加考试的驾驶员从考场出来,不少人一脸懵圈。试题除了常规的驾驶技巧、交通法规外,在区域科目中,更多考的是宁波的人文地理、方言以及英语。

  有人说,自己都一二十年没有参加过考试了,很多知识点早忘光了。这场考试考下来,才知道宁波原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钱报记者整理了一些区域科目的题目,做做看,你有资格当网约车司机吗?

  判断题(语言类)

  1、宁波话“老江桥”用普通话翻译是“灵桥”。( )

  2、宁波话“冒得宁客造孽”,用普通话翻译是“你能再说一遍?”( )

  3、宁波话“香烟冒缺,宁难过”,用普通话翻译是“香烟没有了,买一包”。()

  4、日常用语“Please drive slowly ”中文意思是“请开快点”。( )

  5、日常用语“Sorry,I must stop for petrol”中文意思是“对不起,我的车要加油了。”( )

  判断题(人文地理类):

  1:范钦是天一阁的创始人( )

  2:安庆会馆是我国八大天后宫和七大会馆之一。( )

  3:范宅是宁波现存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住宅建筑。( )

  4:它(tuō)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

  (标准答案:√、×、×、×、√;√、√、√、√)

  注:“冒得宁客造孽”的意思是“不要和客人吵架”;“香烟冒缺,宁难过”意思是“不要抽烟,人难过”。“Please drive slowly”,这道题都答错的,义务教育算是白上了。

  宁波第一个拿到证的司机

  考试前突击复习了三天

  上午10点多,48岁的孙师傅第一个走出考场,他在一场全国卷时就“挂”了。“我都二十多年没考过这样的试了,上一次考试是考驾照,考网约车比考驾照难多了。教材多,内容比较散,涉及法律法规很多,记到后来都记混了。”

  另一位司机高诚发挥不错,是宁波第一个拿到资格证的。他开网约车已经两年多,经历过网约车最火爆的那段时期,每个月赚上万元轻轻松松。网约车新政出台后,高诚干脆辞去了外企的工作,现在月收入五六千元。他说,自己看好分享经济,以后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

  高诚全国卷和地方卷都考了89分,面对蜂拥而上的记者,高诚拿着崭新的资格证书,有些恍惚。

  昨天的考试,整体通过率不到两成,许多失败的人跑来向高诚打听经验。

  “如果不参加培训,压根儿考不出;而且要多看书,裸考根本别想过。”他说,与驾考比起来,网约车考试最大的难点是没有模拟题,需要看的资料更多,还得对你所在的城市的人文地理有所了解,“我连着突击学习了三天,参加培训,一有空就看书,总算功夫没有白费。”

  为什么要考这么多人文题?

  了解宁波才能更好服务

  宁波是继杭州、厦门之后,第三个开始网约车资格考试的副省级城市。今后要开网约车,必须要拿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钱报记者昨天了解到,这个考试的内容包括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考试两项。全国公共科目由国家统一出题。区域科目由各地自己出题,交由省运管局统一导入考试系统。两个科目的考试形式,分别采用计算机系统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两卷同时80分以上,方为合格。对于考试没有把握的司机,可由所属平台公司统一组织参加培训。考试全免费,不合格者可以多次预约,直到通过为止。

  参与了宁波出题的卢老师说,121人参加考试,合格率不到两成,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和已经组织过考试的杭州、厦门的情况差不多。网约车也是展示宁波文明城市的一个窗口,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约车司机,多少要了解一些当地的人文地理知识。出这些题,就是想引起网约车司机的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更好地为宁波市民服务。

  对此,宁波市客管局副局长曹明也表示,宁波区域考卷是客管局主导出的题,之所以考了这么多宁波的人文地理知识,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约车服务质量,更好地宣传宁波城市形象。本报通讯员 储鹏飞 本报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