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从东极到北极 黑龙江十三地市联动将冰雪娱乐推向高潮

2016年12月22日 13:52   来源:东北网   

  12月20日,一个黑龙江崭新的节日。今年入冬以来,黑龙江十三地市和政府各部门联动,用差异化的冰雪旅游产品,践行着习总书记“三亿人上冰雪”的指示精神,为广大市民和远方游客带来了独特的冰雪盛宴,将冰雪娱乐推向高潮。

  东北网12月21日讯16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近日,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启动仪式暨全民“冰天雪地”徒步活动在太阳岛举行,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十三地市的冰雪活动也在同步推出,这是一场黑龙江人冬季里的狂欢,也是为到黑龙江“找冷”的人们准备的一场盛宴。

  “冰雪之冠”,冰雪大省积蓄力量再出发

  1999年的冬天,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用松花江的冰块建起一座冰雪迪斯尼乐园,这就是最初的冰雪大世界,北方名城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冰雪魅力从此享誉中外,而哈尔滨冰雪节也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成世界四大冰雪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三亿人上冰雪”的指示,黑龙江的冰雪资源再一次迎来了深耕的春天。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于12月2日举办了“2016-2017冰雪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整合资源,打造127项文化旅游体育活动,重点推出13大项系列活动。与此同时,对“不合理低价游”的专项整治也在逐步开展,8日,黑龙江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哈尔滨召开冬季冰雪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旅游、公安、交通、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将以哈尔滨市为整治中心,亚布力、雪乡为整治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冬季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旅行体验,为来我省游玩的人们吃下一颗定心丸。黑龙江多措并举意在全力打造“冰雪之冠、畅爽龙江”的冰雪品牌,将黑龙江从冰雪大省向冰雪强省推进。

  从“东极”到“北极”,差异化冰雪旅游产品引八方来客

  清晨,当中国“东极”—黑龙江抚远迎来我国的第一缕朝阳,松花江上采冰人的起冰号子已经响起,太阳岛上的雪雕、冰雕大师也已经拿起冰铲,细细地勾勒大自然送给黑龙江的礼物,“漠河”的北极村正在为21日冬至文化节开幕式做最后的准备。雪球大战、高山滑雪、雪地摩托、雪原徒步、冬泳、冬捕、冬钓……从东极到北极,黑龙江处处呈现着冰天雪地里的欢乐,天上的飘雪对于黑龙江人来说,是冬天里的礼花。

  1月4日,第3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第二届中国国际冰雪旅游峰会将在哈尔滨开幕,看冰灯、赏雪雕,还有融合黑龙江特色文化的“龙江冰秀”、冰雪绘画书法优秀作品展。牡丹江镜泊湖冬捕节也即将开幕,雪乡的旅游节、齐哈尔的雪地观鹤、伊春的冬季森林马拉松、五大连池的火山温泉、北极村的圣诞嘉年华、亚布力的滑雪盛事……黑龙江的冰雪为您带来极致体验的同时,一定会让您流连忘返,感叹“假期太短”。

  冰雪+文化+体育+教育,冰雪事业一个都不能少

  15日,《四季畅爽·龙江冰秀》首演大获成功,也为今冬冰雪文化活动拉开了序幕。“创作冰雪艺术精品、举办“欢乐冰城”冬季驻场演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产业项目、扩大冰雪艺术交流……”黑龙江省文化厅列出任务清单,冰雪为媒,文化为魂,以“唱冰雪、画冰雪、秀冰雪”为重点,充分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提升冰雪文化品位。据悉,今冬省文化厅将推出100余场冰雪旅游驻场演出,预计接待游客和市民近4万人次。

  “抓住北京冬奥会的机遇,以冰雪赛事、趣味冰雪系列活动、城市挑战赛、涉外赛事四个板块打造全国冰雪运动的品牌,每年带动5000万人次参与冰雪活动,使龙江成为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主战场和排头兵。”黑龙江体育局局长杨涛为我们介绍了冰雪赛事的情况。据悉,今冬我省将开展100项冰雪活动,涵盖冰雪赛事74项,其中有35项为国际级和国家级比赛。

  “全省创建了77所冰雪体育基点校,每年参加‘上冰雪’活动的学生达300余万,占大中小学生总数的80%。”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牧童说到。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教育厅一直将构建大中小学冰雪课程体系、提升冰雪运动专业化水平、厚植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作为工作重点,下一步黑龙江将以发展冰雪教育、涵养冰雪文化主动对接冰雪经济和冰雪产业发展,制定校园冰雪计划,组织赛事活动,加强高校冰雪体育教育和科研,增强服务支撑冰雪经济和冰雪产业发展能力。

  充满生机的冰天雪地,在冬日的暖阳里散发着金色的光辉,从“猫冬”、“抗寒”到“全民上冰雪”、“冰雪产业大发展”,黑龙江的每一步都走的踏实而坚定,用冰铸金、用雪塑银,这里的冰天雪地在勤劳勇敢的龙江人手中终将变作金山银山。(作者:周伟琦)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