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千年古镇——习水土城 红色旅游大放异彩

2016年12月14日 08: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贵州12月14日讯(记者杨万熙) 近日,由国家旅游局举办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走进历史文化名镇——习水土城。土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被冠以“四渡赤水﹒千年土城”的美誉。土城在7000余年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十八帮文化、秦汉遗址、船帮、盐号、四大军事屯堡、宋酒窖等重要遗址遗迹40余处。不光如此,这里的自然景观铮铮佼佼、别具一格,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这里茂盛如蓬,与黔北古民居建筑相得益彰、分外和谐。

  

  图一(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杨万熙摄影)

  当地政府不断发掘自身旅游优势,做大做强,深化品牌形象。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龙头不断拓展深化红色旅游景观景点,建成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群,如今土城已成为全国博物馆最多的小镇之一。据资料显示,四渡赤水纪念馆群已形成了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展线3000米的综合博物馆群,已成为了广大游客“我心中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图二(习水土城朱德住居 中国经济网记者杨万熙摄影)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古镇保护工作,先后完成了古镇房屋风貌的修缮和古镇道路系统综合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启动新区建设,既可以有效保护古镇内的遗址遗迹,又能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在生活环境保护上,加强赤水河流域环境与生态保护。种种措施使整个“四渡赤水遗址遗迹”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

  

  图三(习水土城街景一隅 中国经济网记者杨万熙摄影)

  记者通过资料得知,2016年前三季度,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8亿元、财政税收入库3400万元,接待旅游人数150余万人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13.8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元,小康实现率达97.6%。旅游作为土城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的地位日益显现。

  面向未来,当地政府提出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以建设“贵州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和赤水河谷旅游精品线上的黄金节点的总体目标。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项目上坚持旅游脱贫,全民共享,进一步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 :王璐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热点推荐
324234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