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从黄金周看珠海旅游新变化

2016年10月11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王轲

  □王轲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珠海各地、各旅游景区推出了数十项特色鲜明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7天时间珠海共接待游客205.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8.4%,实现旅游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2.7%,这是国庆期间珠海接待游客人数第一次突破200万大关。多个景点和区域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上均取得“十一”期间历史最好成绩。

  除了旅游接待人数的惯性增长,回顾这个假期,多姿多彩中也透出珠海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在笔者看来,对正处于旅游大发展关键节点的珠海而言,这些新变化、新趋势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将这些趋势与省市相关要求进行充分结合、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珠海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强市。

  珠海的全域旅游正呈现新图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提出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旅游的核心在于要打破旧的旅游空间格局,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格局,改变过去以景点、景区为主要架构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构建起以景区、度假区、休闲区、旅游购物区等不同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推动从景区为重心向旅游目的地为核心转变。

  众所周知,珠海在旅游业发展一直有着海滨、生态等独特资源优势,但如何把这些资源联通起来,整体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

  刚过去的黄金周,珠海全市各区、各景点都推出了系列旅游活动,用经营旅游景点的意识来经营整个城市的旅游,让“旅游城市”成为一场“城市旅游”之旅,不再只是景点旅游的范围。比如香洲区的“乐韵香洲”、斗门的“美食节”、金湾的嘉年华活动等,不仅是围绕相关景点做文章,更多结合各自区域的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这些“大旅游”的格局和举措,既彰显了珠海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成效,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亮出新招数。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迎来新的产业风口,新的消费热点也在不断更迭。这需要深入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催化、集成作用,加快培育高端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文化创意等多元化旅游新业态,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盘点黄金周中珠海开展的多项系列活动,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旅游+”成为大趋势。比如沙滩音乐节、斗门美食节、长隆海洋世界的花车巡游等通过“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科技”等方式均吸引最高人气数。而作为珠海旅游“拳头”产品的海岛休闲度假游,通过开发新的线路、投入新的交通工具,创新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国庆期间万山区上岛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旅游产品体系的不断丰富,将给珠海在区域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另外,旅游的开放发展呈现新格局。据监测,国庆长假期间,前来珠海的游客除了珠三角港澳地区等传统市场,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武汉、南宁等高铁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更是成为新的市场客源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珠海旅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也初见成效。珠海市属国有企业九洲控股集团近年来先后进军湖南省、海南省以及印尼等地区,成功运营多个项目,国庆期间,九洲控股所运营的湖南城头山景区7天游客达到4.8万人次,创开业以来新高。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珠海在旅游市场开拓,深化港澳台旅游合作,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方面将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