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城镇以马耳山旅游度假区带动全镇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潘伟珊 摄

国庆期间,开平碉楼风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玩。潘伟珊 摄
“十一”黄金周江门旅游完美收官,7天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270.26万人次,同比增长21.9%,旅游总收入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5%。
记者留意到,在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中,碉楼、温泉、海岛三大旅游品牌一如既往地火爆,潮人径、乡村旅游也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今年旅游市场的“黑马”,全域旅游探索初显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 潘伟珊 实习生 李舒韵
碉楼、海岛、温泉最“吸客”
开平碉楼可谓江门旅游资源的龙头。自2013年11月起,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全面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近三年来,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不断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景区交通系统,完善了景区标识导向系统,并对景区周边村镇、旅游通道沿途两侧、旅游厕所等外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实现景区的提质。今年国庆期间,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景区的金秋田园风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9%。
作为江门旅游四大品牌之一,滨海旅游由于国庆期间天气晴好,成为度假热点。据统计,1至7日,江门滨海景区共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5.36%,其中,前往台山川岛旅游区的游客络绎不绝。由于今年起川岛对门票、船票、车票实行一票通,开通网上预订,便利游客行程的自由选择。国庆期间,上岛游客约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沿岸景区亦是游人如鲫,新会崖门、台山铜鼓湾、广海湾、浪琴湾、那琴半岛等滨海景区吸引了大批自驾车游客前来度假,景区内一房难求。此外,台山广海镇举办了滨海旅游节,以“吃海鲜、看海鲜、买海鲜”为主旋律,结合音乐狂欢节、歌唱比赛、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展示等内容,全方位调动游客的感官,深度参与到活动中,吸引游客12万人次。
此外,国庆期间,江门的温泉景区也纷纷举办节庆活动吸引游客,温泉旅游快速升温,景区客房入住率接近爆满。如古兜温泉小镇举办南亚风情节,南亚美食、南亚风情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恩平泉林黄金小镇举行首届灯光美食节,让游客流连在璀璨灯光世界的同时也可品尝来自各地的美食;山泉湾温泉举行“七彩贺华诞”活动,手绘风车、亲水音乐派对、烟花汇演等活动轮番登场。
乡村游、潮人径大有突破
除了传统的三大旅游品牌受追捧,国庆期间,乡村旅游和潮人径也着实火了一把。
乡村旅游方面,各区、市大打特色牌,借助特色产业和节庆活动提升人气。如鹤山古劳镇举行首届国庆龙艇赛和龙舟饭活动,七天共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其中古劳水乡接待6.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08%。双合镇举办首届茶文化交流会暨禾花鱼美食嘉年华,以乡村美食吸引游客,突出“够乡、够土、够野”的特色。位于桃源镇的鹤山色色摄影婚纱基地则举办了“璀璨天鹅堡”梦幻灯光展,吸引大批摄影发烧友前来采风,七天共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
而新会区则依托新会陈皮及古典红木家具两大特色产业举办旅游文化展览,旅游人数创下新高,带动相关消费。其中,新会陈皮村举办首届陈皮产业博览会,融合陈皮文化展览、陈皮美食、陈皮产品交易、陈皮产业交流等丰富多彩的陈皮文化和商贸活动,博览会期间共接待游客10.25万人次。新会古典家具城举办的首届新会红木文化旅游展览会,既有新会红木家具展览,又有茅龙笔、葵扇、鱼灯等新会非物质文化展示,吸引了众多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参展,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6.59万人次。
此外,江门各地的潮人径成为江门全域旅游新热点。其中,蓬江区的老城印象潮人径以及高新区(江海区)的南岸印迹潮人径以“老街”“老厂”的城市历史记忆吸引本地及周边游客慕名前往体验。老城昔日的荣光被一座座特色鲜明的建筑凝固、记录下来,往来的游客穿梭在其中,体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慢生活,不少网友还在朋友圈中分享了所见所感,如网友“小火籽”表示:“在江门生活了十年,最喜欢假期去旧城区逛街,看看老街,别有一番韵味。”网友“河流”建议:“要结合城市旅游活化,适当进行文化点睛改造,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记者从蓬江区白沙街道和高新区(江海区)了解到,老城印象潮人径及南岸印迹潮人径将进一步完善建设,加强相关配套,同时将着力挖掘文化内涵,让潮人径“有血有肉有灵魂”。
■样本
全域布点 全面开花
鹤山拟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中心
2015年,《江门市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纲要》中提出打造乡村旅游工程,以“醉美江门100村”建设为目标,实施江门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开发建设一批具有侨乡文化特色,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特色鲜明、错位经营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在今年的两会上,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出,推动“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建设,开展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工程。
在江门三区四市中,鹤山的旅游资源并不突出,但近年来,依托乡村生态游,鹤山的旅游产业分外活跃,已成为驱动鹤山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
力争2020年鹤山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
国庆节前夕,首个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在鹤山市古劳水乡揭幕,这意味着鹤山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中心迈出坚实的一步。国庆期间,鹤山各个镇一波接一波的活动,古劳镇举行首届国庆龙艇赛和龙舟饭活动、双合镇举办首届茶文化交流会暨禾花鱼美食嘉年华、宅梧镇推出“寻味宅梧”生态旅游嘉年华、龙口镇开展特色名点评选大赛、桃源镇色色摄影婚纱基地打造了“璀璨天鹅堡”梦幻灯光展……镇镇“有花招”,游客应接不暇。空前活跃的旅游氛围,搅动了所有人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
在刚落幕的鹤山市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鹤山市委书记伍培进提出,未来五年,鹤山将全力加快珠三角生态旅游中心建设,打响“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旅游品牌,推动“岭南鹤武”文化品牌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
为打造好文化旅游发展平台,鹤山市紧抓城郊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整合独有的“七山一水两分田”生态资源和“鹤山咏春”文化资源,加快促进旅游产业率先跨越发展,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柱产业。
据鹤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梁峰峰介绍:“今年1至8月,鹤山市接待游客326.02万人,同比增长23.3%,旅游总收入达26.6亿元,同比增长30.68%。其中,古劳水乡1-8月份接待游客74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的接待量。”
今年国庆期间,仅古劳镇已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其中古劳水乡接待6.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08%。
数据表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鹤山市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打造“岭南鹤舞,最美功夫水乡”品牌
古劳镇今年将争创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
据悉,鹤山市旅游局今年拟创建1个示范镇(古劳镇)、3个示范村(双合镇双桥村、龙口镇粉洞村、宅梧镇泗云村),探索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盘活优质资源,挖掘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此前有专家前来考察,盛赞古劳水乡这种传统的网状水乡形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梁峰峰告诉记者,为了充分挖掘古劳水乡的资源,打造好“岭南鹤武、功夫水乡”的旅游品牌,该局将加快古劳水乡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加强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
古劳镇委书记谢文清则具体提出,该镇将完善水乡内部、外部及周边多方面的综合配套建设,并对鹤山梁赞咏春武术文化和古劳水乡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炼与创意设计,充分发展小镇的咏春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将高品质旅游资源提升为优质旅游产品。
据谢文清介绍,鹤山市已投入近5000万元开展古劳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古劳水乡游客中心”、“梁赞文化公园”,修缮了“梁赞故居”和“水乡民俗风情博览馆”等,与横海浪荷花世界构筑成古劳现有的四大主要游览景点。同时,依托现有水网为基础,围绕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文化,开辟了一条近90分钟船程的循环游船线路。
谢文清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推进禽畜禁养,做好河涌清洁,保护古劳茶山的生态林,传承水乡生态环境和水乡历史文化,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我们也将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娱活动和旅游节目,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并巩固咏春、龙舟、醒狮、凉茶、印刷、酱油等传统、精品文化品牌。”此外,古劳镇还将对旅游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具水乡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和旅游灯光夜景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推动3A景区的创建,在江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形成示范。
造节聚人气、大项目带动
多镇“各出奇招”发力旅游
相比古劳水乡,鹤山双合镇、宅梧镇、鹤城镇等发展乡村旅游并不具资源优势,但各镇却开辟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双合镇以节庆活动吸聚人气、宅梧镇引入多个生态农场项目、鹤城镇拟将马耳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成4A景区,旅游项目全域开花,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5月,凭借油菜花节、梨潭香鹅美食节、越南泼水节等活动,双合镇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1100多万元,同比增长约15%。双合镇旅游办副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每一两个月都会搞一次活动,村民们由被动变主动,以前是政府号召村民参与,现在是村民主动要求多搞活动。”通过持续的活动策划,双合镇不断创造新意吸引游客,同时也培养了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提升共同发展的热情。
宅梧镇和鹤城镇则选择了与双合镇不同的发展路径,两镇着力于招引旅游项目落地,整体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如,宅梧镇今年设立镇旅游招商办公室和旅游服务中心,在半年多中,已引入8家旅游公司落户。目前,该镇旅游开发投资总额近3000万元,5个旅游项目已进入建设经营阶段。截至今年8月,该镇已接待旅游人数达16.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350万元。
而鹤城镇则将由马耳山旅游度假区领衔,带动该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据悉,马耳山旅游度假区是鹤山市着力建设的三条生态旅游走廊之一,总占地面积16000亩。该度假区总经理胡润勤介绍,景区计划总投资5.6亿元,一期工程投入1.5亿元,已基本完成,包括生态农业观光区、餐饮区、水上休闲娱乐区、垂钓区、露营区、烧烤区等,今年7月,该度假区已开放试业。据初步统计,该景区周末游客日接待量已达1000人次以上。胡润勤说:“整个马耳山旅游度假区将用3至5年进行开发及完善,力争打造成鹤山乃至江门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景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待昆仑山省级森林公园正式完成申报后,将全面推进森林公园部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