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内蒙古,很多人脑海中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还有富有民族风情的蒙古包,以及动人的歌舞。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新兴经济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材资源、生物资源和羊绒资源,成为这座城市特有的名片。
近年来,鄂尔多斯正加快改变“一煤独大”的发展路径,注入“文化+旅游”的新“活力”。
草原上开出创意之花
曾经,鄂尔多斯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煤矿资源和羊绒制品。“只有资源,没有文化”成为鄂尔多斯人心中的痛。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转型发展,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飞速提升。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副主任方振荣对媒体表示,鄂尔多斯已不再“一煤独大”,目前非煤产业增加值已占半壁江山。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新兴消费领域快速发展,初步构筑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中国经济网 徐晶慧 摄)
少儿阅读体验馆。(中国经济网 徐晶慧 摄)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2016年6月,建筑面积达3.3万平米的东胜区新图书馆正式面向读者开放。新馆建筑以鄂尔多斯市花“马兰花”为原型,设计延续地方风情地貌,以蓝天、白云、羊群、草原为设计线,形成“草原上的图书馆”这一设计理念。新馆设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天候为读者开放,同时还有独立的少儿阅读体验馆,满足小朋友的需求,在少儿体验馆里,有很多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经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现场的观察了解,小朋友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和书籍,基本上每周都会来一次。
据悉,这种承载文化功能,建筑风格又极具特色的场馆,在鄂尔多斯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 :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