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鄂尔多斯九城宫:从“五荒地”到4A级景区的蜕变

2016年06月27日 10:04   来源:中国旅游报   

  □任阿龙霍晴

  1997年以前,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城宫景区所在地是一处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沟壑、沙地和荒滩交织的区域,被当地人称作“五荒地”。2009年,九城宫实现蜕变,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又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2015年晋升内蒙古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和服务业集聚区;2015年、2016年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

  从资源匮乏的五荒地,到具备休闲度假功能的4A级景区,九城宫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荒芜之地变绿岛

  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向西20公里,车程不到1小时就进入了九城宫旅游区。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蒙古语译为“众多的宫殿”,是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和陕北文化的交汇处。据记载,公元前54年,昭君出塞北上,走到鄂尔多斯高原,看到这里水草丰美,便开始怀念家乡,匈奴呼韩邪单于为了缓解王昭君的思乡之情,便在此兴建了九座宫殿,“九城宫”也由此得名。

  成片的杨树笔直高耸,四季常青的松树漫山遍野,树下绿草如茵、鲜花烂漫、蝶舞蜂忙,九城宫世外桃源般的景象令人陶醉。

  当地汗台庙村村民杨贵龙说:“以前这里根本没人来。想放羊草少,想种地地又不平。”村里植被少、地势高,一年四季狂风肆虐,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均十分恶劣。

  九城宫旅游区负责人全小国说,1997年,景区对这里进行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当年即对700多亩沙丘进行了平整,200多亩河滩加固筑堤,并开挖了15亩鱼塘放养鱼苗。同时,在平整后的土地和河堤周围种植了杨树、沙柳、乌柳、沙棘、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栖等防风固沙植被。2003年,景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绿化建设,种植松树34万棵,杨柳23万株,沙柳、沙棘、柠条达1200多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00亩,草场面积1000亩,恢复和新开湖泊5处,湖泊面积达260亩。此后,景区每年都不断种植树木和花草,经多年绿化积累,如今景区植被面积覆盖率达90%以上。

  全小国说,“十几年来,景区为生态治理和绿化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看到今天鲜花绿草天堂般的九城宫,心中总会有一份骄傲和自豪。”来自陕西榆林的游客刘莹说,“一个企业用5年时间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绿岛,这份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农家乐改变格局

  2003年,九城宫生态治理初见成效,恢复和新开的5处湖泊吸引了很多垂钓爱好者。一开始,景区只是为了方便这些人而开办了一家农家乐,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举竟为景区发展提供了新出路。

  全小国说,景区的前期发展较为被动,基本都是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满足什么。“垂钓的人多了,吃饭住宿需求出现了,我们就在附近盖起了四合院;钓鱼容易困乏,我们又为大家增加了卡丁车、真人CS等娱乐项目。”在游客需求的推动下,景区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发展中,九城宫旅游区也见证了鄂尔多斯市旅游的发展历程。2004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旅游局成立,九城宫成为其管理的第一个景区。也是从这一年起,九城宫开始了提档升级之路,陆续建成了乡村别墅餐饮区、水上乐园、垂钓园、儿童娱乐园、体育健身区、休闲凉亭、停车场和景区内游览道路等旅游设施。

  2009年,九城宫开始实施二期项目建设,陆续完成了能容纳1500人同时就餐的生态餐厅,大型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会议中心、大戏院、滑雪场、采摘园和养殖园等项目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内涵。同年,九城宫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化助景区腾飞

  全小国说,为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品质,我们一直在尝试为景区注入文化元素,深挖内涵,让游客在精神层面同样收获良多。

  2015年,九城宫旅游区为展现吃蒙古餐、住蒙古包、骑蒙古马、看演出、祭敖包、跳篝火、感受纯蒙古民俗、体验原生态游牧生活,专门建成了占地900余亩的伊克汗蒙古游牧部落。全小国介绍,在伊克汗蒙古游牧部落项目中,景区根据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蒙古包文化的发展历程,建成了9个不同时期的99顶蒙古包,并为游客设计了“一醉下马酒、二醉蒙文名、三醉蒙古服、四醉蒙古艺、五醉蒙古人家、六醉敖包会、七醉蒙古美食、八醉篝火之夜、九醉蒙古印象等‘九醉’主题活动”。

  刘莹说,“在伊克汗蒙古游牧部落玩了一下午,我有了自己的蒙古名字,品尝到蒙古族的奶茶和手把肉,和蒙古族的帅哥美女们围着篝火跳安代舞,很享受这个过程。感受这里的异域文化,可能是最容易了解、融入这个民族的方式。”

  在九城宫旅游区,游客可以感受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的景观,还可以走进窑洞、乾坤祭坛、三圣堂、九曲黄河阵,感受陕北文化。

  走进“陕北人家”生活体验馆,一排窑洞傍山而建,布局讲究,陈设古朴,从陕北地区收集而来的收音机、马灯渲染出一幅窑洞文化的图景。全小国说,在鄂尔多斯的人口构成里,有走西口迁来的陕北人,所以陕北文化也是鄂尔多斯文化的一部分。游客通过住窑洞、吃纯正的陕北菜,可以找寻、体验父辈口中的陕北文化记忆。

  前来踩线的内蒙古同源旅行社工作人员刘小燕说,在九城宫一圈转下来,感觉景区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多方位满足游客的需求。而在地理位置上,九城宫也十分值得推荐,适合纳入线路中。

  据介绍,截至目前,九城宫旅游区占地面积已达4800亩,年接待游客量达40万人次。全小国说,九城宫一路走来,从观光游到文化体验游、度假游,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提升。如今的九城宫,将每年呈现新面貌,给老朋友带来新体验,为新朋友打造新感觉。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