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下午,四川广元游船翻船事故沉船打捞工作已准备完毕,发电机、水下机器人等已到位,打捞现场临时平台也搭建完成,如果今晚天气许可,将连夜对沉船进行打捞。图为打捞驳船抵达打捞水域。 刘忠俊 摄
视频:广元游船翻沉事故救援进行中:已致2人罹难13人失踪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广元6月6日电 (记者 胡敏)6日,四川广元“双龙”号沉船事故救援进入第三天。上海、重庆等地的救援力量驰援广元,搜救不停、希望不灭,等待打捞“双龙”号。
两日前,一艘名为“双龙号”的游船在广元市利州区白龙湖景区里,突遇强烈阵风发生翻覆沉没,在18名乘客(含船主及家人)中,有14人下落不明。
6日一早,沉船事发地白龙湖两岸山腰的云雾随机器轰鸣与嘈杂人声而散去,救援人员通宵作业后,进入新的一天。三日来,57平方公里的湖面,牵动着各方。
“这台是水上救援用的发电机,还有电缆和卷扬机。”在白龙湖救援现场,广元市海事局工作人员王强说,当日凌晨三点,第一批救援设备从四川绵阳、重庆等地抵达广元白龙湖盐井溪码头。
在盐井溪码头,救援人员对第一批设备进行逐一调试,为了保障水下作业,乙炔、氧气等物资也陆续运抵白龙湖。
而在“双龙”号沉船地,救援人员则加紧搜救。11点45分,救援人员在水下发现了第一具失踪人员的遗体,30分钟后救援人员将遗体打捞上岸。
5日上午,救援队采用强磁和水下图传系统,发现失事船体的栏杆、甲板和防挂轮胎,从而确认了沉船的位置,第一具打捞上岸的遗体就在沉船附近。
“确定沉船地点后,救援指挥部研究制定了两套打捞方案,一是采取破仓捞人再捞船的方式实施打捞。二是为防止破仓遗体漂移或不上浮,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广元市利州区副区长阳定兵在新闻通气会上说,两套方案都需要水下机器人的协助。
据了解,此次救援点水深最浅65米,最深85米,水下地形是一个斜坡并有石头。由于环境限制,且无法提供所需气体,蛙人下潜安全深度一般不超过50米,最深不超过75米,水下最深位置已超过安全下潜深度,为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需要水下机器人下水协助救援。
6日下午,一场伴随大风的阵雨落在了白龙湖,所有的搜救人员靠岸,他们等待雨停、也等待水下机器人的到来。15时40分阵雨未停,水下机器人则运抵了救援现场。而稍早前,交通部救捞局的六名专家也从各地分批次来到了白龙湖救援现场,并对沉船地点进行了查看。
20时30分,从杭州赶来的机器人操控师抵达救援现场,随后携带先前运抵的水下机器人登船前往事发地。
广元市气象台在21时发布的气象信息显示,6日21时至23时白龙湖库区阴天有分散阵雨。抓住有利的天气情况,救援人员们正在安装水下机器人,做好沉船打捞的准备。(完)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