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今年将设19家免税店 海外购物消费回归在即

2016年03月21日 07:24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今年将增加免税店的相关规定,并对部分消费品降税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近期,财政部、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文件,将在广州白云、杭州萧山、成都双流、青岛流亭、南京禄口、深圳宝安、昆明长水、重庆江北、天津滨海、大连周水子、沈阳桃仙、西安咸阳和乌鲁木齐地窝堡等机场口岸,深圳福田、皇岗、沙头角、文锦渡口岸,珠海闸口口岸,黑河口岸等19个水陆口岸各设1家口岸进境免税店。

  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经营口岸进境免税店自海关批准之日起,经营主体应在1年内完成免税店建设并开始营业。也就是说,至少有19家免税店将于今年建成开始营业。

  上海金融学院浦东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水陆口岸开设免税店,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进出境人流量多,确实可以促进消费,与机场口岸形成互补。

  据统计,2015年我国出境规模达到1.2亿人次,境外消费额为1.5万亿元人民币,至少有7000亿元至8000亿元用于购物。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庄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贸发展中,进口的提升也很重要。增加免税店可以将一大部分海外购物消费转移到国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设立免税店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当税收制度和海关监管得到一定完善,有可能在除机场、水陆口岸以外地区设立免税店。”庄芮预计。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