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海昏侯墓 致远号 入围十大考古发现终评

2016年03月15日 07:28   来源:北京晚报   

  日前,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5项考古成果入围终评。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要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和辽宁“丹东一号”沉船确认为甲午海战的“致远号”。

  这25项考古成果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安徽东至华龙洞旧石器遗址、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山东定陶十里铺北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新疆和硕红山墓群、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浙江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河南伊川徐阳春秋墓地、湖北荆州刘家台墓地与夏家台墓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小王力沟辽墓、黑龙江阿城金上京皇城西建筑址、吉林安图宝马城址、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址、广西桂林靖江王陵、贵州遵义团溪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据介绍,在本次评选中,史前考古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入围的项目中,旧石器时代考古有两项,与去年持平,新石器时代考古占据6项,这是以往历届所罕见的。先秦考古项目的数量也有较大提升,二者加起来占据了入围项目的近三分之二。

  此外,今年入围的终评项目充分反映了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学术化倾向。如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在抢救性发掘的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将研究对象从海昏侯墓扩展到整个海昏侯国。 孙乐琪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