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驴友”探险事故多 救援费成“糊涂账”

2016年03月07日 07:48   来源:工人日报   

  2月27日14时许,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沙尔沁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2名户外“驴行”游客在莲花山景区被困,其中1名游客坠崖。民警立即联系120急救人员、包头市东河区消防大队,进山救援。经过7个多小时的搜救,终于在一断崖处找到了被困游客和坠崖受伤的男子。因该男子身体多处受伤,已经神志不清,救援人员立即将他送下山,经过抢救男子已经没有生命危险。

  据记者了解,这已经是3天内在包头市莲花山景区发生的第二起户外“驴行”游客被困事故。目前,莲花山景区正在施工中,并未对外开放,野外“驴行”游客偷偷进山自身安全没有保障。为了救援,当地公安、消防、120急救出动了大量的人力,耗费大量物资。

  “驴友” 时常失联、迷路

  记者查询后了解到,随着近年来穿越沙漠和野外探险、爬山等户外运动的兴起,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库布齐沙漠、包头市莲花山景区等地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选择“驴行”的逐年增加,事故时有发生。

  2015年5月29日,吉林建筑大学的2名大学生在穿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时“失联”,内蒙古阿拉善盟行署启动沙漠搜救,经过2天的搜救,1名学生获救,另1名学生死亡。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算井子边防派出所近几年搜救游客等沙漠走失、被困人员50多人。

  内蒙古另一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早在2005年就曾发生38名游客在沙漠腹地遭遇缺水、迷路、被困等危险,经政府及公安部门的大力救援,受困游客才得以走出险境。2006年5月1日至5日,先后共有62名探险者在库布齐沙漠被困获救。

  内蒙古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一名负责人说,内蒙古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穿越沙漠若无向导帮助,很容易发生事故或走失事件。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曾劝阻过很多游客,但大多数游客不听劝阻,不带导游、不留联系方式就进入沙漠。

  中国户外安全事故调研报告显示,在户外运动事故原因的统计中,迷路是户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占户外事故的51.6%以上,迷路的主因是对户外知识缺乏,自身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

  无安全保障“驴行” 风险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屡屡发生的户外运动意外事故,其共同原因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对“驴行”中的突发风险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事故也暴露出在野外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安全意识淡薄、组织单位管理不规范、政府风险预警服务缺失等一系列安全漏洞。

  “没有当地向导,没有后勤保障及医护队,穿越沙漠是极其危险的。”中国户外探险联盟民勤站的杨会说,他平时的工作之一,就是劝说一些没有后勤保障、准备不充分的驴友不要贸然穿越沙漠和进行户外“驴行”。

  据记者了解,现在屡屡出事的户外自助游团队大多是户外运动爱好者通过网上论坛、QQ群邀约成行的,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野外迷路者在报警时往往连自己的具体方位都不清楚,给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户外运动爱好者“小麦”介绍:“网友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大多喜欢选择人迹罕至、风景独特的地方,发起者将这种活动定义为不设领队、完全自助、所有费用‘AA制’,而且在队员安全问题上也完全是靠相互帮助、自己注意,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调查中记者发现,通过网络自发组织户外运动有一个通病:专业性差、组织松散,种种准备不足导致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在“小麦”眼里,不少驴友团体,没有专业的户外运动指导人员和器材,无力提供专业安全保障,“这样的组织出去,我们称之为自杀行为。”

  户外“驴行” 亟待规范

  包头市莲花山景区3天发生2起户外“驴行”游客遇险事件在“驴行”圈里引起很大震动。户外运动爱好者们纷纷反思。“驴行”爱好者“一起去旅行”认为,应该把户外运动作为一个行业,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要有资格准入,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拉一个队。对从业人员也要有考核标准,要成立一个专业机构来管理。

  我国虽然早在2003年就施行了《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实施了《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具有针对性的户外运动管理办法,而上述两个办法也都未明确规定私人穿越遇险应承担什么责任。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景区也没有明确规定,在哪种情况下被救援者应为救援费用埋单,更未规定应怎样埋单,这就导致现实中高额的搜救成本无人负责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对于探险性旅游,由于危险性高、利润低,正规旅行社不组织,大多由户外运动俱乐部组织“驴友”出行。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而承担责任,活动组织方都要求参与者签下类似“旅途所有风险自负其责”的“生死状”。

  不少户外运动人士也认为,要保证“驴行”的安全,政府相关部门亟须加强对户外探险行业的引导、规范,尽快建立探险行业安全保障标准,对探险活动的组织者实行资质认定和准入制,从源头上把关,通过立法规范户外运动的准入门槛、运行机制、风险管理、责任归属等。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户外探险行业的引导、规范,尽快建立探险行业安全保障标准,对探险活动的组织者实行资质认定和准入制,对各类景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公示。只有真正完善、规范了,户外运动才能走上正轨。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