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明报:留住乡愁 不仅会留住游客 更留住港人的心

2016年01月05日 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欧阳五

资料图:绚丽多彩的维多利亚港夜景。王东明 摄

  中新网1月5日电 香港明报5日刊文称,香港是一个能够留住乡愁的地方。无论在华南,在亚洲乃至世界,她都有一份独特的、熠熠生辉的魅力。其现代摩登的各式楼宇、堪称一流的市政设施、西方的管理制度、中国的风情民俗、粤语英语夹杂共存、世界美食融为一炉。

  文章摘编如下:

  来自各国的游客不仅仰慕这里的轻松自由与购物天堂,更留恋这里的独特民俗与文化氛围,是西式的?是中式的?抑或两者都是,或两者都不是。

  坊间香港人在揣度香港的乡愁时五味杂陈,实在难以用一句两句说清,许多要从他们的童年记忆中一点一点地搜寻,许多人在看了电影《岁月神偷》后唏嘘不已,那是记忆中的乡愁,与物象中的乡愁搀杂在一起。香港人的乡愁中还包含着一代人走过的路、香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香港人到域外旅行,其中自然包含着对香港的留恋与自豪。

  外来人进入香港,感受的、惊喜的,也是香港这独特的魅力。笔者的一位来自内地的朋友亦感慨说,“一次次来香港,喜欢的就是香港同内地的同与不同,同中包含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同一种饮食。当然也更喜欢香港的不同,如此才需要感受、需要领教,会带来惊喜”。

  留住游客 留住港人的心

  近年这同一位朋友告诉笔者,他以往对香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香港在他的心目中不再那么有吸引力。是来的次数太多,一切都不再感到新奇?是轻易走遍世界各地,口味发生了变化?也许是,也许不是。有心机的香港人也许会抚心自问,难道是香港自己发生了变化?

  有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来香港的游客数量发生了变化,内地游客的来港意愿从趋之若鹜变到可有可无,其他地区亦将世界游客夺走,或者临近的澳门、台湾对同质游客更具吸引力,还是香港自己发生了什么潜移默化的变化?是香港的街道建筑发生了变化?是香港渐渐地失去购物天堂和美食天堂的特色?是香港的过于政治化?是香港人不再礼貌待客?还是香港人不再一如既往的温良敦厚?我们记忆中的香港的乡愁还是那样地在我们的心中,也在外来人的眼中吗?

  无疑,香港这颗璀璨明珠至今仍旧魅力不减,然而魅力是魅力,如果不加留意,魅力也会渐失光辉。如果我们让岁月偷走了我们的乡愁,香港还会在我们心中有那么重的位置吗?还会在外人眼中具有楚楚动人的吸引力吗?留住香港的乡愁,不仅会留住游客,更是留住香港人自己的心。


(责任编辑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