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古戏台八成丧失原功能 有的变大杂院、仓库

2015年11月25日 14:56   来源:法制晚报   崔毅飞

长辛店老戏台虽然获得了修缮,但已没有往日的喧嚣

岱王庙古戏台已经变成了大杂院

大安山戏楼现在成了库房

  北京的古戏台,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祭祀、看戏娱乐的地方,见证了戏曲艺术的变迁和各种梨园轶事。戏楼建筑变化多样,装饰绘画精彩,承载着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戏台、戏楼逐渐淡出了百姓生活。

  近日,《北京古戏楼》一书出版发行,记载了北京现存59座古戏楼台的状况,据作者统计,约80%的古戏楼台已丧失原有功能。

  根据此书记载,《法制晚报》记者现场走访了多个古戏台案例发现,一些古戏台保护状况较差,甚至成为了大杂院。

  数说 古戏台八成丧失原有功能

  近日,由梁欣立先生与任震女士合著的《北京古戏楼》一书出版发行,书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下北京现存的59座古代戏楼、戏台,对于研究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戏曲发展、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书作者之一、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梁欣立介绍说,北京现存的古戏楼台,分布在北京城内外及远郊乡村,大部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0%左右仍在有效使用,经常有各类戏曲表演;10%偶尔使用,有组织地演出一些戏剧、杂技、说唱等节目,娱乐百姓。梁欣立指出,随着百姓生活的改变,大部分古戏台作为展示或闲置,已经没有了演戏的功能,这主要集中在远郊区县,极少部分戏楼建筑状况堪忧。

  梁先生说,他希望通过此书,记录下北京地区现存古戏台的状况,能在很多年之后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提供参考。

  对此,《法制晚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


(责任编辑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