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后,北京人的朋友圈在晒雪景;南方人的朋友圈在晒高温。而西藏林芝的朋友们则开始晒“年”——工布新年。藏历十月初一(即公历11月12日)是工布地区的工布新年。这可是西藏,乃至全中国最早的新年了。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工布江达县一代,在古代属于工布王统治,俗称“工布”或者“工布地区”。
工布地区为什么这么早过年呢?话说在吐蕃时期,有一年秋季,工布地区受到了北方霍尔的攻击。军情紧急,工布王阿吉杰布急召工布男子出征迎敌。但临近年末,族中男子都有些恋恋不舍,不愿离家。于是,工布王阿吉杰布下令提前过年,工布男子大吃一顿之后开拔,果然勇猛无比,一举击退敌人。从此,工布人就在藏历的十月一日过年。严格来说,工布新年是从藏历九月二十九日开始,活动将持续半个月时间。
公历11月11日,藏历的九月三十日,米林县的老老少少们已经集体换上节日的盛装,切换为过年模式了。每一个村庄的人们都端着切玛盒与青稞酒在迎接着自己的客人。

秋日南伊沟
工布新年 秋色惹人醉
貌似大家已经习惯了在寒冷的冬季过年,但是工布新年期间,米林的秋色却渐入佳境。我们沿着新开通的八一至米林机场专用公路抵达米林县,不得不说这是一条颜值超高的“高速”路,行驶感觉当然也是一级棒!
往年都是在藏族朋友家过工布新年,今年我们决定到珞巴族朋友家去过年,于是来到才召村。村里各家各户的过年工作已准备就绪。手抓肉、青稞酒、藏
香鸡……让人食指大动。不得不说,珞巴族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本来是不过工布新年的,只是后来从山上搬迁下来之后,才入乡随俗,过起了工布新年。但他们
的工布新年一样隆重,切玛盒、射响箭、跳锅庄……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在的南伊沟的无敌秋景了。11月,北方雪纷飞,南方艳阳照。可在南伊沟,却是秋日美景刚刚好,轻盈的南伊河在五彩斑斓的山林间流淌,天边牧场的颜色更加丰满,远处的雪山也更加明朗。
至于那五彩斑斓的山林还用说吗?简直就是上帝在此处打翻了调色板。给我们带路的珞巴朋友还一路秀起了恩爱,爱意满满、秋意满满,此情此境,惟有“仙境”才能如此吧?
南伊沟的秋色如此好,雅鲁藏布大峡谷也豪不逊色。雅江的水越发清且净,没有了夏日里的奔腾,如妈妈的手一般温柔。或许它是怕惊了峡谷两岸的美景吧。

南伊沟,舐犊情深
放眼望去,红的似火、黄的似金,颜色灿烂至极。沿着峡谷去到南迦巴瓦的脚下,静静地看着这座神奇的山峰撩去云雾的面纱,露出真容;又静静地守候着夕阳西下时,日照金山那一刻的神圣光辉,美得如诗如画,又如史诗般壮阔。
在这一刻,惟有感叹这壮丽山川的神奇,这秋日美景的灿烂。在初冬时节,到米林来,过中国最早的年,赏中国最美的景,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当然,工布新年很快就会过去,米林也将迎来真正的冬天。不过米林的冬天可就更有韵味了,阳光更加灿烂、雪山更加明朗、连轻轻柔柔的雪都充满了无尽的诗意。在米林的冬日,晒着暖阳喝茶、看书,围着火炉赏雪、小酌,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工布新年美食
工布新年 过年习俗
1、 驱鬼
藏历九月二十九日傍晚,家家户户都“赶鬼”。晚上,人们举着火把,跑进屋子,将拇指大的黑白石子,哗啦啦地朝角落里砸去,即把一年霉运赶出屋外。
2、请狗赴宴
除夕之夜,人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木盘里,把狗唤来。如果狗先吃了“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或饼子,则预示来年粮食丰收;如果先吃了酥油或奶渣,则预示牧业兴旺;如果先吃肉,则是来年六畜不旺会闹瘟疫的恶兆。
3、吃结达
狗吃饱了,人再吃年饭,围着火塘坐一桌一圈,烤着暖烘烘的青冈柴火,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一种特殊的食品——结达。“结达”是用酥油、牛奶、面粉、红糖或白糖做成的圆面团,戳在尖尖的木棍上,伸进火里烤,熟一个吃一个,味道香甜,风味独特。这天晚上一定要吃饱,胀得肚子鼓鼓囊囊的。据说半夜里鬼还来背人,不吃饱,身子骨轻轻的,说定被鬼背跑了。吃的很饱,鬼才背不动。
4、背水
新年初一,天还未大亮。主妇们已背起水桶,带着青稞酒和“措”(祭神用的糌粑团),到水源处去背水,据说是一定要抢第一桶水的。

祭丰收女神
5、祭丰收女神
大年初三,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大家来到田地里,竖起巨大的经幡柱,将糌粑、青稞酒、酥油等供品摆上,点燃香火,祭丰收女神,祈祷来年庄稼丰收。
6、射响箭、跳锅庄等
然后工布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当然也少不了了,最重要的就是射响箭、跳锅庄了。无论是在南迦巴瓦脚下的索松村,还是在南伊沟里的珞巴民俗村,你都可尽情与大家欢乐共舞。或是体验一把响箭瘾。(
文/图 屈丽丽)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