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夫妇赴阿富汗“光”复巴米扬大佛

2015年09月02日 15:09   来源:北京晚报   

  既做到复原 又做好保护

  在张昕宇和梁红准备用光影技术复原大佛之前,曾有日本人打算使用激光技术,重现巴米扬大佛,但最终搁浅了。这是因为激光的高温,会让洞中的裂缝收缩或扩大,加速岩洞的老化坍塌。

  那么,如何能在保护大佛原址的基础上,实现重现大佛呢?经过实地测试,张昕宇发现建筑投影对岩壁的影响很小,投影下,岩壁的温度变化不会超过0.5摄氏度,光线的色温也基本接近日光,最终他的这项计划获得了阿富汗国家文化与信息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推特上推荐了这次活动。

  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张昕宇搭建了一个6米高的架子,并安装上最重要的设备:一个230公斤的大功率工程影像投影机。机器是经过张昕宇特殊改造的,亮度相当于15个IMAX电影投影灯的亮度。

  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张昕宇发现有一位老人一言不发,站在大佛的石窟前。经过沟通,他得知,当年塔利班炸毁大佛前,曾让这位老人安置炸药,并威胁老人说如果不照办就杀光村子里所有的人。迫于威胁,老人流着泪安置了炸药。如今,听说了张昕宇夫妇俩要重现被炸毁的大佛,老人也赶了过来,想再看一眼大佛。

  “这是中国人送给

  巴米扬的礼物”

  作为投影的胶片有两张,一张是2001年被塔利班轰炸前的真实大佛,另一张则是参照阿富汗出土的犍陀罗佛像,用来还原千年前初建时的大佛。

  大小如A4纸的胶片四周被小心地用锡纸覆盖着,使得光线更为集中,也让照射在95米外的岩壁上的影像更为闪耀。在风沙凿刻出海浪一般纹理的巨大空洞中,黑暗被重新照亮,金色大佛熠熠生辉,围观的人群里一阵尖叫与欢呼,继而是长久的凝视。

  一位叫索尔达·阿里的巴米扬人走到脚手架前,对着眼前这些中国人说:“谢谢你们,让我儿时的记忆得到了重现。”几名年轻人爬上脚手架,想感谢重新带给他们大佛的中国人。他们感觉投影有些摇晃,于是又爬下去,从家里拿回了4根铁管,支撑在脚架四周。一些附近村民送来了汽油,偷偷放在发电机的旁边……一位年长的村民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束光影让我想起了很多,有泪水、有欢笑,我看到了烙印在自己血液里的痕迹。”

  时隔一天,大佛又一次亮起。这一次,张昕宇决定将投影机及发电机等整套设备,捐赠给巴米扬省政府,“这是中国人送给巴米扬的礼物”。

  本期策划 刘琳

  本版文图 李环宇 刘琳

  侧记

  这次见到张昕宇和梁红,是在《侣行》第三季北京分享会上。当天,北京艳阳高照,烈日高温依旧挡不住“铁粉”的热情,很多“粉丝”到场为他们加油打气。

  “大家的支持,也是我们走到今天的一个动力。微博上的每一条留言、评论我们都会认真去看。”张昕宇说话语速不快,神情却异常专注,无论是对粉丝,还是媒体,他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这位卖豆腐机起家,转行做商贸,生意领域横跨珠宝、工程机械的亿万富豪,举止却十分随意。和记者的采访对话,因为分享会时间结束,场地受限,我们在展览馆的大厅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从北京出发,一路西行2万公里,穿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埃及等中东16个国家,探索昔日丝绸之路。说到这次行程,张昕宇说,其实5年前在规划行程的时候,重走丝绸之路的定义还没有提升到国家级的层面,当时的世界局势也不像今天这般复杂多变。

  “这绝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为此次西行所做的准备远远超乎常人想象。”为了保证安全,张昕宇的安保措施花费超过百万。他在当地雇佣专业的安保公司,配备的最轻的武器是AK47,最重的武器是坦克,而团队的驾驶车辆也是经过了特殊的全副武装,车辆上的所有玻璃都具有防弹功能。

  这回玩的有点大!是大多数人对这两口子的最深印象。张昕宇说,其实,通过这次行程,他们一方面了解世界,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也想让世界多了解中国人,我们不是到国外只会买包的土豪,我们还可以自驾穿越战争国家,用光影复原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还可以用3D技术扫描伊拉克古城……“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你看得多了,就能宏观去看待这个世界,你会觉得特别幸福,会珍惜活着。”

  目前,张昕宇和梁红带领团队已经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他们还将继续前往土耳其、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刘琳 J015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