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走弱奢侈品变贵 美媒:中国人还会继续买

2015年08月28日 00:00   来源:参考消息   

  美媒称,香港时代广场地处香港最繁华一条购物街,街道两旁满是万宝龙[微博](Mont Blanc)、卡地亚[微博](Cartier[微博])、古驰[微博](Gucci[微博])和博柏利[微博](Burberry[微博])等品牌光鲜的标志。但在这座高耸的奢华商场内部,完全不同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景象,商场里一排排的店铺安安静静,大多门可罗雀。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27日报道,一位销售员招呼香奈儿[微博](Chanel)店外的几个人。“对不起,你们要排队,”她向顾客挥着手说。但所谓的队列,似乎只是她的想象。以往,周末购物的顾客常常人头攒动,但现在进店的客人却相当稀少。

  香港铜锣湾的劳力士专卖店在等待顾客。中国奢侈品消费去年缩水1%,降至约180亿美元。(美国《纽约时报》)

  中国经济已经放缓,政府对大手笔送礼的现象进行了遏制,再加上近期股市大跌和货币贬值,奢侈品在中国的好时光基本上已经完结。鉴于全球高端商品的三分之一都被中国顾客买走,中国消费者面临的这些困难,已经让投资者和全球奢侈品牌感到惊慌。

  时代广场和香港其他奢侈百货店的安静景象,与前几年的狂热购物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经济地位正在提升的内地年轻人对香奈儿手袋和爱马仕(Hermès)丝巾的需求似乎无休无止。

  贝恩咨询公司(Bain& Company)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去年首次出现了萎缩,减少了1%,缩水至180亿美元(约1150亿元人民币(6.406, 0.0025, 0.04%))。

  除了市场下滑之外,中国政府将人民币贬值的举措,以及人们对于继续贬值的担忧,又给奢侈品市场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

  “这将造成严重的打击,”奢侈品商业情报公司Wealth-X的总裁戴维·弗里德曼(David Friedman)说。“一些奢侈品牌把中国消费者作为营收增长的推动力,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弗里德曼居住在纽约。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中国消费者是否仍然非常重要呢?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但在未来几年里,中国消费者是否仍会成为这些品牌的大买主呢?答案是否定的。”

  报道称,导致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全球奢侈品牌的增长,对中国的依赖性高得出奇。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Exane估计,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占博柏利全球销售额的25%,占普拉达(Prada)的20%。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35%。该集团旗下品牌有欧米茄(Omega)、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和宝曼(Balmain)等。

  再算上中国游客出境购买的各种奢侈品,这些比例还会更高。在北京或上海购买奢侈品需要支付进口关税,所以出国购买往往更加便宜。贝恩公司的资料显示,中国人近一半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

  报道称,人民币走弱之后,中国消费者不仅在国内购买外国奢侈品会变得昂贵,前往纽约、米兰等城市购买奢侈品也是如此。经济不稳和市场动荡既会影响需求,也同样会抑制旅行。

  “东西越来越贵,人们减少了出行,而且市场动荡促使人们缩减开支,在奢侈品消费方面也会多加考虑,”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专卖零售及奢侈品领域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西蒙·西格尔(Simeon Siegel)说。“所以在第五大道,就看到店铺里顾客减少了。”

  报道称,尽管如此,还是不应该夸大股市重挫和货币贬值的效应,Exane的全球奢侈品研究主管卢卡·索尔卡(Luca Solca)说。根据索尔卡的模拟,对于他追踪研究的多数全球奢侈品牌来说,人民币贬值5%,压低的销售额不足1%。他研究的品牌包括博柏利、爱马仕、普拉达、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 LVMH Mo?t Hennessy Louis Vuitton[微博])和斯沃琪集团。

  根据索尔卡的计算,即使人民币贬值20%,也才勉强影响这些公司销售额的5%。

  “对于重大意外情况,市场往往会反应过激,就好像是在‘先行动,再思考’,”索尔卡说。“现在似乎像是金融领域的风暴,不是实体经济中的风暴。不过,如果它继续发酵,迟早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总部设在上海的研究公司财富品质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奢侈品报告。其院长周婷表示,尽管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有所贬值,但她预计中国奢侈品出境购物游的热潮仍将持续。

  她解释说,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部分目的是省钱。该研究院最近的调查显示,由于中国关税较高,一个Furla奢侈手袋在国内的最大折扣价为1980元人民币,但在罗马达芬奇机场的售价,仅为该价格的三分之一。

  “人民币最近的贬值,远远不会抑制中国消费者出境购买奢侈品的强烈冲动,”她说。

  【延伸阅读】德媒:人民币贬值奢侈品“中枪” 中国人放弃买名牌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消费能力往往令人吃惊。不过人民币出现贬值后,中国人对欧洲奢侈品的热情也开始减弱,一些高大上的名牌厂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12日报道,中国游客是全世界范围的旅游冠军。 他们在国外有着强大的购买能力,尤其是奢侈品,比如香水或是名牌服饰。因为价格的优势,尤其受到中国买家的欢迎。不过随着人民币出现贬值,中国游客对如 Gucci,Burberry等等一些欧洲奢侈品牌的热情开始出现减退。整个奢侈品产业也因此受到打击。

  德国之声中文网引述路透社称,中国一年出境游客超过1亿人次,中国人在国外的奢侈品购买能力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不过,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一名来自广州的48岁家庭主妇表示:"我本来计划这个月和朋友去韩国,10月份自己去泰国玩儿。但是我怕人民币会继续贬值,现在打算放弃去韩国购物,只去泰国参观景点。"另外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士黄如芬(音)表示,直到人民币升值之前,她不会再买名牌了。

  汇率变化也让本来风声鹤唳的奢侈品股票犹如遭到"雷劈",一些中国人喜爱的品牌,比如Swatch, Burberry,Salvatore Ferragamo等股票出现暴跌。

  分析人士估计,中国人购买了全球45%的奢侈品。在欧洲,约33%的名牌被来自中国的买家"拿下"。根据世界旅游协会的数据,2014年中国境外旅游消费比2013年增长了28%,达到1650亿美元。1995年,这个数字仅为37亿美元。

  提供增值税退税服务的"环球蓝联"公司表示,40%中国游客境外购买的物品会在中国被转手非法转卖。人民币贬值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名牌产品的二次买卖。

  奢侈品分析师沃肯表示,品牌厂家很难找到合适的定价。

  在一些人忧心忡忡地同时,也有人轻松面对。一名20岁的北京大学生表示:"现在可以多在澳大利亚买东西,一双UGG的鞋子在中国卖1000元,澳大利亚只卖200元。",他刚完成一次为期12天的澳大利亚购物行。

  【延伸阅读】外媒称欧洲奢侈品成人民币贬值输家:比以前更贵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央行[微博]本周让人民币出现20年来最大幅度的贬值后,中国航空公司和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成为此次人民币贬值的早期输家。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8月12日报道,8月11日,中国意外地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9%,此举令全球市场受到冲击。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人民币汇率是否会继续下滑,但投资者已经开始评估潜在的赢家和输家。

  输家

  1.中国航空公司

  报道称,中国航空公司的大部分债务为美元,人民币走弱将增加他们的偿债成本并损害其收益。

  在香港股市,中国南方航空[微博]公司的股价下跌18%,为200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中国东方航空[微博]公司的股价下跌16%,为7年来最大降幅。

  报道称,从2014年中国南航的财报来看,人民币汇率每下跌1个百分点就会让这家航空公司的年度利润减少7.67亿元人民币(约合1.21亿美元)。

  2.欧洲奢侈品销售商

  作为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及其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推动了欧洲奢侈品生产商的蓬勃发展。人民币贬值会让德国汽车、瑞士手表以及法国的手袋对中国买家来说变得更昂贵。

  在德国,宝马[微博]公司的股价11日下跌4%。2014年宝马公司大约19%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在戴姆勒公司的销售额中,中国也占到大约10%的比重。

  路易威登[微博]集团的股价下跌5.4%。去年该奢侈品制造商大约29%的销售额来自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

  3.把中国作为最大海外市场的消费品制造商

  报道称,苹果公司股价下跌5.2%,为2014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今年上半年,中国是苹果iPhone手机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斯沃琪公司的股价下跌3.6%。这家瑞士手表生产商2014年的收入有37%来自大中华区。

  4.大宗商品生产商

  报道称,人民币贬值令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进口成本上升。在圣保罗,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公司股价下跌5.1%。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37%的收入来自中国。

  去年中国进口占澳大利亚矿企必和必拓销售额的35%,占力拓矿业集团销售额的38%。

  5.亚洲货币

  报道称,鉴于人民币贬值会增加中国出口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优势,11日亚洲各大主要货币都出现贬值,因为市场担忧,人民币贬值会迫使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下调本国货币汇率。

  赢家

  中国出口商

  报道称,总体而言,中国出口企业将从人民币贬值中获益。在香港,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上涨0.15%,联想集团[微博]的股票收涨2.9%。这两家公司有超过65%的收入来自海外销售。

  另据《今日美国报》网站8月12日报道,贸易专家说,中国的货币贬值可能将对国内销售产生最大影响,因为这将使国产商品比进口商品更便宜。

  报道称,供应链行业贸易集团APICS的首席执行官阿贝·埃什克纳齐11日说:“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将更多地转向国内供应商,而不是现在变得更贵的进口产品。这可能是中国的(制造业)回流趋势。”

  11日将人民币贬值1.9%的决定是中国政府提振其经济的最新举措,对外国采购商来说,这将使中国制造的商品更便宜。不过供应链专家估计,有些零售商已经为更繁忙的秋季销售备货做出了决定,甚至已签订了合同,这些零售商不会改变计划。

  报道称,田纳西大学教授、该校全球供应链研究所所长谢伊·斯科特说,人民币贬值的输家是美国出口商,因为中国公司购买其产品的成本将增加。

  【延伸阅读】台媒:大陆奢侈品市场低靡 将现持续“关店潮”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台媒称,受到反贪政策、海外代购与消费等因素影响,大陆奢侈品市场遇“寒冬”,持续成为重灾区。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6日报道,COACH在大陆的销售成长首度降到个位数,市场传出LV、PRADA关店讯息,奢侈品市场哀鸿遍野,专家预言关店潮会持续下去。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预言,奢侈品牌因业绩改善方案未见效果,反倒负担更多成本等原因,今年会持续关店。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说,奢侈品牌会调整在华经营策略,包括关闭在三、四线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卫星店,将重心放在开设或翻修规模更大的旗舰店。

  【延伸阅读】港媒:奢侈品牌在华经历困难期 降价不管用改开餐厅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港媒称,先是降价高达50%。现在,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古驰又在用地道的托斯卡纳风味来激起中国人对该公司产品的兴趣。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3日报道,7月,这家名为1921Gucci的餐厅在上海iAPM商场开业了。该餐厅位于商场三层,面积约600平方米,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托斯卡纳式的用餐体验”。

  上海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一些奢侈品品牌为吸引新顾客而涉足餐饮业,古驰是其中之一。

  报道称,拉尔夫·劳伦今年初在纽约开设餐厅,爱马仕在首尔开设餐厅,阿玛尼和博柏利也分别在戛纳和伦敦开了一家咖啡店。

  周婷说,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奢侈品品牌正逐渐地从卖品牌、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她说:“此外,奢侈品品牌正在中国经历一个困难时期。在一些商店里,你连一个顾客都看不到。打折只能在短期内缓解这一问题。因此,从长期看,它们需要一些新东西来吸引新消费者。”

  2013年,古驰的全球收入比上年下降2%,去年继续下滑1.8%。

  消费者说,除了餐厅门口和餐巾上的商标,看不出1921Gucci与古驰品牌有什么明显联系。

  【延伸阅读】法国奢侈品销售疲软 美媒:中国富豪需求下降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 美媒称,欧元下跌促进了法国奢侈品两巨头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和开云集团收入的增加。然而,在这一增长的虚饰下,是迟迟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旗舰品牌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来自其最重要的中国客户的需求量的更大幅下滑。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6日报道,两家公司本周都将报告其半年的业绩,预计欧元疲软将会使两家公司的销售数字出现光鲜的两位数增长。

  这在当今艰难的经济时期简直就是壮举,此刻欧洲无精打采,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停滞不前,而这些国家的新富们过去几年曾是带动奢侈品销量上涨的巨大动力。

  然而,法国这两个最大的奢侈品集团虽每家都拥有众多高端手包、珠宝、时装和酒的品牌,但目前它们依旧面临巨大障碍。它们旗下的大牌--LVMH 的路易威登和开运集团的古驰--近几年来因过度扩张和对商标驱动商品的依赖使消费群转向而丧失光彩,之后它们都在经历改头换面的调整过程。一些业内专家警告说,由于过去一个月股市暴跌抑制了中国顾客的开销,他们将会缩减对这些奢侈品的采购量。

  报道说,眼下这些危机可能会因欧元下跌而部分得到掩盖。据金融数据软件公司对30位分析师的调查称,预计,还拥有圣罗兰(YvesSaint Laurent)和柏蒂。温妮达(Bottega Veneta)的开云集团在27日报告其业绩时,收入涨幅将会达到12%。据该软件公司对34位分析师的调查结果称,预计,旗下拥有路易威登、酩悦香槟和宝格丽的LVMH在28日宣布业绩时,销售额涨幅额将为16%。

  欧元下跌在两方面提供了帮助。在欧洲以外国家销售的镶钻手表和鳄鱼皮手包的销售额在转换成欧元后占到的份额甚至会更大。此外,货币贬值促进了欧洲的销售,因为来欧洲购物的游客--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买家--会到欧洲来买划算的大牌。由于币值波动,进口关税和销售税,一些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几乎是它们在欧洲的两倍。

  报道说,无论是LVMH还是开云集团都没有对外汇对其业务的影响发表评论。

  法国爱马仕集团旗下的柏金包(Birkin)和凯莉包(Kelly)近日生动体现了欧元贬值带来的强劲影响:今年头六个月它们销售额上涨21%,但是一旦抛去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那么涨幅仅为不起眼的9%。

  业内专家和投资商本周将仔细倾听,以便从古驰和路易威登的进展中寻找线索,看看最近领导层的调整是否转化为了销售额的提高。

  开云集团旗下的古驰去年冬天更换了首席执行官员和首席设计师,以图给这个苦苦挣扎的品牌重新注入灵感和活力,其销售额自2013年来一路下滑。与此同时,全球最大奢侈品时尚品牌LVMH旗下的路易威登正进一步推进自己的调整。该品牌2013年11月雇用了尼古拉斯·盖斯基埃继任马克·雅各布出任创意总监。(编译/郭明芳)


(责任编辑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