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是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新时代背景下海南的重大抉择。近日,我省社科界专家学者齐聚当代海南论坛2015春季峰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围绕海南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与推动旅游特区建设建言献策。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王明初
海南建设“旅游特区”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世界已进入“旅游时代”的今天,海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尤显重要。
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无限。当前,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一方面,海南名声在外,旅游规模和效益增加;相应服务及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无形中催生了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新的旅游消费市场的产生。“八大天堂”是海南旅游特区建设的愿景。
建设好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旅游特区”载体。首先,要深挖并积极利用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所赋予的特殊政策。其二,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海南永续发展的“金饭碗”。第三,要充分利用和发展好绿色化发展的高端旅游资源。第四,要将旅游特区建设作为海南“十三五”规划首要大事。

海南大学教授 邹立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沿海诸市包括海口、三亚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特别是“海丝”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作为新海上丝路建设的枢纽,海南要利用新海上丝路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加速升级,加快向高端旅游转型,呼应新海上丝路建设,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旅游,申建海南自由贸易园区。
海南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实需要,将发展海洋经济的优惠和保护政策,海洋经济主体及其权益,远洋渔业补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险补贴,南海岛屿旅游和海上观光,海域和岛礁的使用,填海造地,无居民岛屿的开发利用,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权限,通过立法制度化。并强化海洋环保立法:在海域有偿使用,海岛包括无居民岛礁的使用和管理,海岸带保护,海洋保护区建设,对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场重点海洋环境的整治和修复等方面,制定相关规范,完善海洋生态监测系统,及时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 :王璐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