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新加坡、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通过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将使得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产业获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的倍增机遇
国务院日前发布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后,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扩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范围,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至120.72平方公里。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也正在全国各地与各行业复制推广。在上述背景下,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重要机遇,发展潜力如何?自贸区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有什么样的路径?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首先,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旅游业服务贸易与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提质增效的巨大空间。
其次,自贸区是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经济发展依靠资源、技术和制度。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制度创新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其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向全国扩展和复制,推广其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政策。
事实证明,世界上旅游服务贸易和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都是自由贸易港,美国是世界上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市场经济国家之一。参照新加坡、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通过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将使得旅游服务贸易与产业获得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的倍增机遇。
(责任编辑 :罗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